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印发《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机场136个,建成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三大世界级机场群。
2017年7月,在长三角地区民航协调发展座谈会上,中国民航局局长冯正霖表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有利于推动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深化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有利于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带动优势资源向航空相关产业聚集,做大做强临空经济。
同时,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是打造民航强国的重要任务,是构建全国基于功能定位的机场网和航线网的重要支撑,能更好地满足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对航空运输的巨大需求。
2018年1月12日,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民航局与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签署《关于共同推进长三角地区民航协同发展 努力打造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合作协议》,提出各方将以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和国际竞争力为主,推动区域内各机场的合理分工定位、差异化经营,加快形成良性竞争、错位发展的格局,实现2030年建立世界一流城市群和世界级机场群的目标。
但李晓津也表示,长三角还存在一些航空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比如空域不够,目前很多航空公司都想飞上海、杭州、南京等地,但都飞不进去。“相对于长三角的经济发展来说,航空运输还有需求未被满足。”
自从2015年,全国人大授权33个试点地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法律,进行为期三年的“三块地”改革。如今,土改已历经两次延期,目前来看,至少需要等到2019年底才有可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