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专访姜建清:著金融史以鉴往知来,中国银行业需平衡发展与风险(4)

2019-01-02 09:56:5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再与你分享一位你所不熟悉的金融家牛顿的故事。牛顿从大学毕业到逝世的62年中,前31年从事科学研究,名闻天下;后31年从事金融工作,鲜为人知。若让科学家牛顿来做自我评价,他一定会很认可并很得意地成为了一名成功的皇家造币厂厂长及为金本位制度作出的贡献。

此前有报道称,复星集团收购了伦敦皇家交易所大楼的办公部分。这幢在英国金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建筑,曾被称为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中心”。“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正是以其创办人格雷钦的个人姓名命名,450多年后还被人们记住,并在经济、金融和社会领域广泛引用。

美国中央银行创始人汉密尔顿和美国总统杰斐逊的故事更有现实意义。两人尖锐对立、针锋相对、严重分歧,成为“死对头”,根源在于两人不同的社会、政治理念和建国方略——汉密尔顿希望把美国建设成英国那样以发达的工商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强国,杰斐逊希望农业立国,建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民主共和国;汉密尔顿主张建立一个高度集权化的行政部门以有力制约民选的立法议会,杰斐逊主张加大民选的立法议会的权力以有力制约行政部门。

杰斐逊在关闭美国第二银行后仇恨还未解,甚至在自己墓碑上刻上了“我杀死了银行”。然而,历经多年无中央银行的自由竞争的金融体系,并未如预期般改进资源配置效率,强化市场演化的基础和条件。于是乎,1913年美国第三家中央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诞生了,杰克逊“杀死”的银行百年后再次复活。

虽然关于中央银行制度之争降下了帷幕,但在学术界关于中央银行制度是否需要,货币发行要否垄断的理论之辩余音犹存。伴随比特币及电子货币私人发行的兴起,新的论战又有所抬头。

鉴往知来,现代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历史、文化底蕴的支撑。忘记了银行业的历史,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地走向未来。整理世界珍贵的金融文化遗产,发掘前人创造的金融文明成果,回顾金融的兴衰成败及经验教训,对于中国更好地推进现代银行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编:任绍敏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