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供应井喷房价微跌 集体土地建住宅成北京楼市新力量(3)

2018-12-28 17:02:5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至于建成共有产权房后,集体组织和购房者个人各自持有的比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目前还没有明确,但相信后续会落地更多配套政策。”

北京新房供应井喷

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引导楼市平稳发展,一方面在监管限制上整肃炒房者,给交易市场做“减法”,一方面是实施供给侧改革,给土地和住房市场做“加法”。

上游源头土地是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原动力,供给侧改革之味甚浓的集体土地用于建设共有产权房,张大伟认为,这个新事物的诞生,对楼市的影响或将远超想象。

国家自2014年开始提出“共有产权住房”概念,今年下半年起,西安市、广东省等多个省市陆续发布推进共有产权住房的实施方案及意见,从政策的决心来看,共有产权房时代正在来临。

共有产权住房,顾名思义,是指政府和个人共同出资、共有产权、共享增值收益的房产,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能降低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各类人才购房门槛。

中国的住房体系正在重构,过往多年,由市场商品房与政府保障房构成的“二元结构”或将被打破,解决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保障房条件的“夹心层”住房难题被提上日程。作为木桶上的短板,共有产权房、商品房、保障房、租赁住房将构成多主体、多层次的住房体系,助力长效机制的建设。

在北京,近期住宅类共有产权土地明显增加,除上述三宗集体土地外,目前待售住宅土地合计15宗220万平米,按照100平米一套房计算,约能供应2万套住宅。

2017年10月,北京首个共有产权住房项目已公开摇号。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北京入市的共有产权房多达29个项目,提供房源32446套,比2017年5个项目3752套上涨了765%。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