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年底,国内集成电路公司达到1380多家,除了政府重点扶持或背靠研发实力雄厚大企业的中芯国际(00981.HK)、中微半导体、华为海思、紫光展讯等芯片龙头公司,还有众多的中小芯片设计企业。

前述工业智能控制芯片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公司对标美国某企业,目前产品已经量产,正在打入市场,希望逐步替换掉国外芯片产品,在该领域推动国产芯片自主可控、信息安全。
他介绍,公司正在B轮融资阶段,50人的团队一年运营费用就超过1500万元。他担忧,金融收紧可能对企业发展带来影响。
“集成电路行业是智力密集型,投入生产之前属于轻资产公司,从研发到销售还需要一段时间,期间需要持续大量资金的投入。”他表示,“今明两年,初创企业融资都会很困难。股权投资会集中到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领导者,而银行则需要固定资产、流水、担保等条件。”
曹泽亮也表示,赛富乐斯目前是轻资产运作,没有固定资产可抵押,虽然银行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会提供低息的信用贷款,但是一两百万元额度距离公司数千万元资金需求相差巨大。
赛富乐斯是全球第一家可以实现半极性绿光LED芯片量产的公司,有望替代目前通用的LED光源。
不少芯片初创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靠创投机构支持。金宇航介绍,一批FPGA芯片、DSP芯片、MEMS芯片、存储芯片企业即将完成新一轮私募股权融资,估值较前一轮翻了一倍,这些公司的财务指标、经营业绩也实现了翻倍式增长。
他认为,投资硬科技和投资互联网差别很大,甚至要颠覆投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