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来自国际环境的冲击和国内民企、中小微的融资难,以及近期突显的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都有可能成为引发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导火索,是目前亟待解决和化解的高风险点。
当前政策路径及建议
针对以贸易摩擦、融资难、股权质押流动性风险为代表的若干内外负面冲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相关部门积极应对,牢牢把握住事前防范的工作原则,在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化解已经形成的高风险点并防止新的风险点形成,为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保驾护航。
近期出台的政策仍秉承稳中求进、坚定改革的总基调,但面对新问题、新风险,当前政策灵活地在细节上转换了风格,旨在以最小的施政成本,获取最佳的政策效果。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0月31日的会议中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提出要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以来已实施了四次定向降准,并计划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信贷支持、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银保监会初步考虑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置“一二五”的政策目标,使民营经济所能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相契合。证监会于10月底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用以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制度,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规范资产管理监管,但放宽部分现行规定,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地政府与企业也在近期相继成立纾困基金,化解上市公司流动性风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当前政策出台及时,力度和节奏把握恰当,有效地应对了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近期面临的问题和风险。
“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强”——如果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点如此总结,经历过15年前那场非典危机的人们,可以更容易理解打赢这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和困难程度
在11月13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暨第一财经金融峰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目前全球债务持续上升,股市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整个金融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在银行和保险机构风险情况呈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