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贷款需求季度调查中,大、中型企业的贷款需求指数在今年下半年都呈下降趋势,但是小型企业指数值在第三季度显著上升并到达了近四年来最高值67.10%,远高于大型企业56.30%和中型企业58.10%的水平。这直接反映出小型企业对贷款的需求最为迫切。
国家统计局进行的企业家信心季度调查显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景气指数在近期显著下降,民营企业指数值低于国有企业,且下降幅度较大。
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是我国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实现供给侧改革和向高质量增长的关键一环。对民企和中小微的贷款支持和金融服务的缺失和不足,将直接导致宏观经济的减速和下行,无疑也将导致金融市场的大幅震荡。
3.股权质押的流动性风险。
股权质押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存在顺周期性,股市整体上涨时,出质人提供的股权价值高,融得的资金多,会进一步促进市场上行;股市整体下跌时,被质押的股权价值下降,有可能引发大规模平仓,导致恶性的螺旋式下跌,甚至导致企业流动性枯竭以及破产,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来源。
对比2018年10月底与去年同期的股权质押比例概率分布(图3),分布函数明显右移,表明高质押比例的股票数量显著增多。质押比例越高、高质押比例股票越多,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就更强,更易在冲击到来时引发连锁反应。
从2018年初开始,我国A股市场下行趋势明显,在此大背景下,A股股权质押的总市值也不断缩水,由年初6.3万亿降至10月底4.4万亿。与此趋势相背离的是,股权质押的总股数显著上升,从年初约5700亿股增至10月底约6400亿股。从历史数据来看,股权质押总市值与总股数趋势明显背离的情形在2015年中期和2016年初股市异常波动时期也发生过。综合这两个趋势不难发现,质押股权的平均价格已大幅下跌,质押品价值的缩水极大增强了在市场持续下探时交易账户被强制平仓的可能性,进而加大了引发螺旋下跌的概率。
“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强”——如果把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特点如此总结,经历过15年前那场非典危机的人们,可以更容易理解打赢这场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大意义和困难程度
在11月13日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暨第一财经金融峰会上,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表示,目前全球债务持续上升,股市估值处于历史高位,整个金融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在银行和保险机构风险情况呈现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