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浙江民间经济40年:从不得不然到深以为然(4)

2018-11-12 09:24:59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举例来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至2007年,商品出口年均增长28.9%,几乎比改革开放39年高出近1倍,这其中主要就是民间企业优化要素配置的功绩。它们一手大量招聘中西部农民工,一手大量引进实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造就了中国经济的一段出口景气。

浙江民间经济40年:从不得不然到深以为然

浙江民间企业在这一段的表现最为抢眼。2010年,浙江流动人口总计1990万,占全省常住人口36.6%,居全国第四位;浙江越是工艺技术先进的工业企业,引进装备比重越高,甚至高达80%以上。一些企业为了减少车间细微颗粒,内装修材料也是进口的。1998年~2011年,浙江出口按美元计,年均增长31.2%,GDP年均增长14.2%,双双大幅高于全国,奠定今日辉煌。

《共产党宣言》有一个发展民间经济的口子,可以对此进行严密的逻辑分析。人生最积极的行为莫过于创造发明,民间创业即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共产党宣言》上说,“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因此,既然是个体的自由发展,就一定有创造发明,就一定有个体自主创业,就一定是从最简原则出发,选择最有效率的制度模式。

就本质而言,民间创业与牛顿、爱因斯坦等的科学发现,具有同样积极的伟大意义。民间创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是个体挣脱贫困束缚,奋力改善自身福利的积极行为;民间创业在当下,是遵循内心呼唤,服务社会大众,创造人生辉煌的价值追求。

“重新建立劳动者的个人所有制”,这是晚年马克思在其去世前8年的1875年,修订《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时说的一句话。不过马克思否认“重新建立劳动者的私有制”,然而马克思并未指出前者与后者的差别。联系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至少表明,马克思在其晚年并不否认由劳动而致的对于财富的个人占有。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