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三次产业结构比重是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服务产品从供给稀缺走向相对丰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978-2017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从905亿元增长到427032亿元,年均实际增长10.5%,比GDP年均实际增速高1.0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从24.6%上升至51.6%,提升了27个百分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8.4%上升至58.8%,提高30.4个百分点,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和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这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2013-2017年,服务业年均增长8.0%,高出第二产业1.2个百分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于2015年突破50%,引领中国经济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广东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目前我国整体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二产的增长自然会放缓,三产比重会提升。随着二产的信息化、自动化,需要的劳动力也在减少。比如很多地方都在推进机器换人,很多劳动力就转向了三产。相比之下,三产对就业的吸收能力更强,吸收的劳动力不断增多。
当然,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一线城市、发达大城市已经进入到后工业化时代,而中西部的不少地方,仍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苟以勇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由东到西呈现了梯次推进、梯度发展的格局,沿海地区已经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但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基础仍十分薄弱,需要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在就业方面,改革开放40年,服务业对稳就业作出突出贡献。数据显示,1978-2017年,服务业就业人员由4890万人增长到34872万人,年均增长5.2%,分别高出全部就业人员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年均增速3.5和2.2个百分点。2017年底,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就业市场的主体,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4.9%,高于第二产业16.8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40年。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197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仅有1.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