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事实上,9月是传统财政支出大月。明明指出,平均来看,8月和9月的财政支出净额分别达到了3000亿元和6000亿元,地方债供给上升对资金面冲击不会特别明显。明明还称,“从历史情况看,在地方政府债冲击较大时期,央行通常通过增加公开市场操作量并降低资金利率的方式应对。”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美联储加息在即,央行是否加息引起市场热议。明明对记者表示,受美元利率上升较快,中美利差不断收窄,人民币面临压力等影响,央行大概率会选择跟随加息。同时,他还补充,“跟随加息之后,国内进一步降准的窗口将打开,预期会在十月份出现降准,届时对市场流动性将产生明显改善作用。”
不过,兴业研究鲁政委则认为,考虑到目前DR007中枢已较为接近7天逆回购利率,且离岸央票的推出有助于人民币汇率合理稳定,央行可能不跟随美联储上调逆回购利率。
中期来看,今年年底到明年一季度可能是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和利率下行的下一个窗口期,广发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倪军称,从地方债角度分析,地方债集中发行后,年底财政支出收缩,叠加季节性财政投放,流动性将得到改善。此外,他还指出,明年年初央行汇率目标或进入新一轮考核期,将带来新的潜在货币政策宽松空间;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进而影响实体信贷需求和银行的风险偏好,将提高银行间流动性被动性宽松的概率。
为了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8月30日在公开市场零投放零回笼,这是央行连续第7天不开展逆回购操作。尽管如此,8月整体来看,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还是保持了较宽松的局面,资金价格较7月明显下行
9月10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8655,较上日官方收盘价跌276点,创半个月来新低。市场密切关注贸易摩擦进展,美元受到强劲就业数据和避险情绪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