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源清则流洁,本盛则末荣。”2018年年初至今,对消费升级的讨论日趋热烈。较多的研究聚焦消费现象的短期波动,从质量、价格等指标推断消费是否升级,因而陷入种种迷思。
立足基础性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消费升级的本质在于消费总福利的提升。消费升级的根本机制在于居民收入增长引致的“财富效应”,以及科技发展引致的“进步效应”。两大效应的组合,构建了消费升级的“蛇形路径”,进而衍生出复杂的价格现象和市场行为。
概念不清催生消费迷思
当前,讨论消费升级,根本性的概念问题却尚未理清,甚至鲜有讨论和关注:即对于当今中国,什么是消费升级?不从根本上明辨这些概念,就会陷入纷乱琐细的消费现象之中。这可能人为地制造以下三大消费迷思。
消费迷思之一:“盯质”。基于直观感知,许多观点将消费是否升级定义为优质商品(劣质商品)销量的上升。例如,榨菜销量的上升一度被认为是消费能力下降的明证。但是,这一定义忽视了中国社会阶层和居民需求的多样性。第一,从时间来看,优质品和劣质品的需求上升可能同时出现。例如,2018年上半年,在榨菜、二锅头销量大涨的同时,高档白酒、豪华车型的销售增速却分别跑赢了低档白酒、普通轿车。第二,从商品来看,同一种商品可能兼具优质品和劣质品的双重身份。第三,从人群来看,即使是同一人群,也可能在不同领域形成“低档消费+高档消费”的搭配。因此,“盯质”在三个维度上出现了以偏概全的谬误,以此并不合理。
消费迷思之二:“盯价”。另一些学者用商品平均价格水平的变化,来反映某领域消费的总体变化。例如,共享经济、二手经济、拼单网购带来的廉价商品和服务均被认为否定消费升级。但是,这一定义会受扰于商品价格内生下降的长期趋势。随着人类科技“奇点”的逼近,前沿技术的生产效率正在指数级增长,进而加速降低成本。在非物质层面,溢价先升后降。与前代不同,80后、90后消费者不仅为商品的品质付费,也愿意为商品所代表的潮流、故事和文化等非物质因素付出溢价。但是,随着潮流的变迁、竞品的涌入和消费者阈值的提高,每轮“爆款”商品的溢价都将经历冲高跌落的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