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中外资券商备战沪伦通,技术难题仍待破解

2018-09-07 09:28:35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时差和交易机制等技术难关

“沪伦通”进展似乎慢于市场预期,“7小时的时差问题看似不难应付,但其实对交易系统提出了较大挑战。”顾凯告诉记者。

眼下,DR旨在成为架起两地市场的桥梁。根据设计方案,伦交所上市企业可以到上交所发行CDR;同样,沪市上市公司也可以到伦交所发行GDR。同时,通过基础股票和存托凭证之间的相互转换机制,打通两地市场的交易。

根据方案,伦交所东向发行CDR,只能以存量股票为基础,暂不允许通过新增股份发行CDR进行直接融资。不过,为了促进交易,监管层规定,将由跨境转换机构提供业务初始的流动性;相比之下,上交所A股公司西向业务中,可以通过发行GDR直接在英国市场融资。

Xavier Rolet称,“沪伦通”将会与“沪港通”完全不同,这将是一个跨境交易的“新概念”,“我们会设计一个特别的体系,来使得中国投资者可以在伦敦的非交易时段买卖英国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当初,沪深港通的通车就耗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技术性研究,如今“沪伦通”的技术难度相较更大。8月31日,上交所在回应“沪伦通”与沪深港通有何区别时表示,形象地说,沪深港通是两地的投资者互相到对方市场直接买卖股票,投资者跨境,但“产品”仍在对方市场。而“沪伦通”是将对方市场的股票转换成DR到本地市场挂牌交易,“产品”跨境,但投资者仍在本地市场。

上交所交易部副总监方芳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首先要解决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面临的交易机制上的差异,尤其以A股目前10%的涨跌停板以及T+1交易制度最为明显,“欧美市场大多实行的是T+0制度,而国内采用T+1,在进行跨境连接时,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要在限价方面进行改革,10%的涨跌停限制会影响价格发现,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所以我们既要考虑改革的可行性,又要考虑根据市场流动性的不同做差异性交易的方法。”方芳称。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