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债雷爆出“评级泡沫”,境外评级有何经验借鉴?

2018-08-22 09:09:0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尽管“评级泡沫”已被谈论多年,但中国的评级机构直到今年8月17日才迎来史上最强监管和严厉处罚。

当日下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先后宣布对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大公”)严重警告处分,前者要求大公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后者则要求暂停大公证券评级业务一年,不得承接证券评价业务、限期更换不合格的高管人员。而大公被处罚的主要原因是在开展评级业务的同时,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向发行人收取高额费用,即业内所称“左手评级,右手咨询”的利益冲突问题。

“交易所债市推出的储架发行,要求发行人达到外部评级AAA、部分AA+评级标准。看似评级公司掌握着‘生杀大权’,但如果你不给达标的评级,那么企业就找别家去评级了,”某评级公司分析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说不敢大幅调级,但一两个级别的差异是非常主观的。”

也有不少债券交易员对记者表示,虽说大公事件冲击了债市情绪,但“整个行业早就该规范一下了,不只是评级公司,券商承销不尽责、基金经理闭着眼睛买债,当然这和中国违约率畸低、刚性兑付未完全打破也有关。”

其实,海外评级机构也并非尽善尽美。在次贷危机后,三大国际评级公司也因对证券化产品的盲目3A评级而倍受质疑,但整体而言,海外并没有刚兑的氛围,且连贯的违约率和处置回收率数据也使评级机构的模型更为有效,且在严厉的监管环境下,评级公司必须建立防火墙来避免信用评级与其他业务间的利益冲突。此外,海外投资机构多数都有内部信用分析团队。因此,对于国内而言,整个生态的形成仍需要较长时间。

违约潮下的“评级泡沫”

在流动性充裕、债市风平浪静的那几年里,即使评级机构对资质参差不齐的企业都给出3A,可能也并不会产生恶劣后果。然而在去杠杆、再融资压力陡增的2018年,众多民企债的爆雷爆出了膨胀许久的“评级泡沫”。

1234...6全文 6 下一页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