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第八是金融体制改革。上世纪80年代初已经有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了,但起初是严格按业务领域分工的,每家银行在自己的领域都具有垄断地位,其后逐渐允许商业银行间业务交叉、有限竞争。再以后各地方商业银行都出现了,外资银行也进来了,大体形成了金融市场。
第九是建立资本市场的改革。上世纪80年代一些企业开始试行了股份制,后于1990年建立了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市场,于是中国有了资本市场。
这些改革在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建立特区和沿海地区开放吸引了外资,促进了对外贸易,促使外贸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推动增长的一个因素。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整个80年代改革期间,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增长进入了快车道。1978~1990年,年均经济增长率9.2%,居民收入年均增长8.8%,是中国有史以来老百姓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
上世纪90年代的改革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1992年邓小平方淡讲话,二是1992年召开了中共十四大。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方淡讲话”,其中有震撼力的两句话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救中国”、“谁不改革谁下台”。这得到了大部分地方政府及民间各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反响,促使改革重上轨道。1992年下半年召开了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后,经济方面发生了积极变化。
第一,1992年以后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障碍、政策障碍减少了,民营经济重新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市场经济以其自身的逻辑继续扩展。
第二,1994年实施分税制改革,建立了一套较规范的税收体制,解决了中央财政紧张的问题。
日前,2018年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积极构建互联网信用体系,合理引导市场化机构规范发展。 会议充分肯定了2017年征信工作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