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国的改革道路当然也不是十全十美,在改革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改革期间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腐败盛行,这种情况只在最近几年有所改变。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不完整的,有些改革可以说向后推了。
改革全面展开的80年代和进一步推进的9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是改革全面进行的时期,主要改革内容包括:
第一是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或者叫包产到户,废除了原来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低效率体制,恢复了农户个体经营的方式。这个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第二项改革是对外开放。1980年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外资,逐步开放自由贸易。80年代中期把特区的一部分政策扩大到天津、上海等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随后逐步把这些开放政策推向全国。
第三是取消限制性政策促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开始时乡镇企业都是集体所有制,随着发展,渐渐出现了很多个体经营者和私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填补了市场空缺,打破了原来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局面。
第四是国有企业改革。1978年,四川省率先推行国有企业扩大自主权试点,从几家企业开始,给了企业几项自主权,试验很成功。四川的试点随后扩大到全国6000家企业试点,再后来扩大到所有的国有企业。
第五是促进了城市化。过去城乡之间是隔离的,城乡居民两种户口,农民不能随便进城市,改革期间开始允许农民工进城打工,逐步开启了城市化的道路。
第六是双轨制价格改革。随着市场导向经济部分的发展,市场价格调节的范围逐步扩大,政府定价的范围逐步缩小,通过这种双轨制的方式基本平稳地过渡到市场价格占主体地位。
第七是财税体制改革。为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上世纪80年代初实行了叫做“财政分灶吃饭”的改革。1983~1984年又实行了两步利改税,从过去全部企业利润上交政府变成了交所得税,税后部分归企业支配。后来又经过几次调整,使各类企业税负均等化,税制基本上和市场经济国家相衔接了。
日前,2018年人民银行征信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积极构建互联网信用体系,合理引导市场化机构规范发展。 会议充分肯定了2017年征信工作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