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工国际,2016年合并报表利润总额14.42亿元,其中汇兑收益就贡献了3.6亿元利润,占比达到25%;2017年利润总额13.62亿元,汇兑损失达到3.86亿元。2016年和2017年年报分别显示,公司目前尚未采取任何措施规避外汇风险;未签署任何远期外汇合约或货币互换合约。
大连港,2017年末,拥有6.18亿美元货币资金,折合人民币40.43亿元,占公司货币资金总量的54%。由此项重要外币货币性资产引起的汇兑损益呈剧烈波动。2016年合并报表利润总额7.78亿元,其中汇兑收益1.97亿元;2017年利润总额7.27亿元,汇兑损失2.21亿元。2016年和2017年,这家公司均未签署任何外汇对冲合同。
面对汇率波动风险时,上市公司首先采取的,通常不是衍生品对冲手段,而是表外措施。比如苏州固锝在年报中表示,“今后将加大与80%客户采取签订汇率补充合约,同时控制外币存款比例”;又比如东方航空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未来将积极调整债务结构,大幅减少美元负债,以应对汇率波动。
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加大,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改变,单边预期被打破,未来走势预测难度加大。苏州固锝投资者关系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士在总结公司未采取外汇衍生品对冲措施的原因时,即表示:“首先运用远期或者掉期等工具进行汇率套保操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其次,跟银行做的远期结汇,其实就是赌一个汇率,但如果做反了的话,对公司影响会更大。我们作为制造业企业,对汇率的后期走势还是很不好判断的。”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专员刘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总结企业未采取外汇衍生品工具应对汇率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呈现单边趋势,造成企业形成一种惯性思维,有些企业的财务部门甚至因此被视为利润中心,导致2016年和2017年当汇率出现双向波动时,企业汇兑即呈现被动的损失;二是外汇衍生品工具和市场欠丰富和完善,也不利于企业对冲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