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随着网约车合规化完成在即,将有大批不合规司机被清理,各平台活跃度必然不足,叫车成功率将下降。唐欣认为,“平台活跃度对网约车的用户体验影响很大,如果不能聚集和管理大量合规司机资源,将很难在行业中生存。”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合规司机将成为各平台竞争的资源,但合规司机有限,如果其他玩家不投入大量补贴给合规司机,很难令合规司机从原有平台离开加入自己平台。这也是目前很多入局玩家做不大的原因。
江湖未远,2019年网约车格局或有变动
2012年前后,网约车横空出世,经过几年的补贴竞争与资本扶持,网约车行业整体格局已相对稳定,滴滴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其他平台只能在夹缝里生存。
根据极光大数据2018年第4季度APP市场渗透率数据显示,滴滴出行渗透率为14.7%、嘀嗒出行渗透率为1.9%、哈啰出行渗透率为1.6%、神州专车1.2%、曹操专车0.6%、首汽约车0.6%、优步中国0.3%、易到0.3%、美团打车0.2%。
“我们这些小城市只能叫滴滴了,要不就是黑车。”东南沿海一县级城市用户岳峰(化名)表示。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目前一线的出行平台渠道下沉能力有限,滴滴出行、嘀嗒出行、哈啰出行在四、五、六线城市覆盖率比较高,其他专车品牌仍以一线城市为主,传统车企更甚。
此外,新京报记者还发现,不少企业也瞄准了县镇市场,携程集团旗下即刻出行从2018年开始进入一些县级城市开拓市场,但目前效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地方出现关停情况。
独立分析师唐欣认为,“网约车在经历安全风波和监管风波之后,2019年会形成一个触底反弹的趋势。新的玩家和资本进入会激活这个市场,网约车的格局很可能将会被打破。”
新京报记者认为,若要在网约车市场获得一席之地,必然争夺快车市场,快车市场用户多、出行频次高,但快车司机监管难度较大,也令其他玩家望而却步。新玩家纷纷入局专车市场,但专车市场单价费用高、出行频次低,玩家多属“僧多粥少”。
对于网约车监管问题,多位两会代表与委员也提出相关建议,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手段,探索“互联网+监管”新模式。
随着网约车合规化完成,两会代表委员相继建言,各地网约车监管政策或有所调整,网约车格局或有变动。“网约车确实方便了我们出行,但别发展得越来越难叫,价格越来越贵,出行成本越来越高。”用户林森有点无奈。
蓝鲸TMT记者 任子勋 随着哈罗单车完成到“哈啰出行”的品牌升级以及相应打车业务的上线,大出行领域正式宣告一位新玩家的加入。 10月12日,哈啰开始在上海、南京、成都三个城市试点上线打车业务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当滴滴出行还处于舆论的漩涡中,出行业务亟待调整之时,出行市场又杀入一名玩家。11月18日,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开启试运营
眼下网约车变难也的确影响了出行,乘客希望有关方面能正视这一问题,化解矛盾。也有专家认为,一些地方的网约车合规政策与安全关系较小,比如规定网约车的车价、轴距,规定网约车司机必须具有本地户口等。
【TechWeb】12月19日消息,据悉,上汽集团网约车业务在试运营一个月后,正式推出了“享道出行”平台,首站选择在上海开城,明年会走出上海,拓展到更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