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探访中国自行车第一镇:被共享单车拖垮 多数工厂停工(2)

2018-11-17 09:28:47  华夏时报    参与评论()人

被共享单车拖垮

很难想象,仅仅一年以前,这里曾是另一番景象。

2016年末,共享单车风口骤起,摩拜、ofo两家共享单车“独角兽”的吸金能力巨大,带动了如小蓝、小鸣、酷骑等许多新兴企业进场,分享这块大“蛋糕”。而这些企业所投放的单车产品,大部分都在王庆坨这个中国北方最著名的自行车制造小镇完成。

天津是中国传统的自行车生产基地,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自行车“飞鸽”就诞生于此。位于郊区的王庆坨也于上世纪90年代形成了自行车产业集聚,2015年产量达到天津自行车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但随着公共交通的发达、私家车的普及,自行车市场受到极大的冲击,逐渐走向衰落。

然而共享单车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根据智研咨询研报,截至2017年,摩拜、ofo两家共享单车行业的“独角兽”估值均超过100亿元,投放数量均在500万辆上下。

超过200亿多市场,1000万辆的订单,对于尽显疲态的自行车产业无疑是一针剂量极大的“兴奋剂”。雪片一样飞来的订单,令一些王庆坨的规模车厂接到手软。这一空前盛况被作为新经济的典型写入天津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共享单车快速发展带动自行车生产,全年两轮脚踏自行车产量增长31.6%。

在记者的采访当中,每一家中等规模以上的车企都或多或少接过共享单车的订单,但所有人也都异口同声地表示做共享单车并非其主营业务。“要是主要做这个,去年就倒闭了,还能撑到现在?”一位车厂员工表示。

事实上,自2017年6月起,共享单车行业就出现了“倒闭潮”,悟空单车、小蓝单车、酷骑单车等相继爆出倒闭或“跑路”的消息。今年2月时,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透露,全国77家共享单车企业中有20余家倒闭或者停止运营。

这对于自行车制造企业无疑是晴天霹雳。由于共享单车企业与供应商普遍采取预付款模式,预付比例一般是30%-40%,拿不到回款,许多周转能力差的小规模车企亏损严重,甚至直接被拖死在讨债的途中。还有许多厂家为了满足共享单车的需求上了许多新设备,闲置的机器和产能,也成了他们的负担。

陈阔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忆,镇中有不少家接了共享单车,其中一家车厂去年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出七八辆共享单车,今年再路过就已经看不见出车了。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