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我国大豆蛋白产业陷入困境 无序竞争待破解

2018-10-11 18:02:05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当前,我国大豆蛋白产业面临产能相对过剩、产品单一、低价竞争等问题,企业经营普遍陷入困境,压力甚至传导至上游大豆加工企业和大豆收购价格。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要严控新增产能,摆脱产能过剩局面;另一方面要注重科研创新,拓宽应用领域,完善品牌建设,健全产业链。同时,还要加强政策引导,让国内大豆蛋白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大豆食品蛋白是我国大豆加工利用的新方向,近年来不断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不过,国内大豆蛋白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产业陷入产品单一、低价竞争的怪圈,导致企业经营十分艰难。国产大豆蛋白产业要走出困境,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合理控制新增产能,提升竞争力,拓展国际国内市场。

合理规划 控制新增产能

大豆蛋白是对豆粕的深加工,加工出大豆蛋白粉、大豆组织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等品种。其中,大豆分离蛋白是我国大豆蛋白企业加工的主要品种。我国大豆蛋白产业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投资建设,随着我国植物蛋白应用市场的日益扩大,尤其是肉类制品应用量的迅速扩大,国内掀起一股大豆蛋白投资热潮。2000年至2004年,是我国大豆食品蛋白加工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产能快速扩张,食品蛋白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一半份额。2008年以后,受到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国内一些大豆分离蛋白加工企业不断转型升级,一些企业没能实现转型升级而被迫退出市场。

然而最近几年,我国大豆蛋白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大多数加工企业艰难维持经营,开工率不足30%,产能相对过剩成为全行业的首要问题。最近,吉林松原市一家大豆分离蛋白加工企业,因为一直无法扭转不利的局面,宣布停止销售大豆蛋白产品。相似案例不断上演,给本已形势严峻的大豆蛋白加工行业再浇一盆冷水。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