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年内大豆进口有望减少千万吨以上
本报记者 刘 慧
近日,经济日报记者在走访相关行业专家、综合分析国内外市场形势后发现,通过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增加杂粕进口、扩大国内生产等措施,2018年内我国大豆进口量有望减少1000万吨以上。
推广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可实质性减少大豆需求
目前,我国正在全国生猪、肉鸡和蛋鸡养殖中推广应用低蛋白日粮技术,通过添加氨基酸,降低豆粕等蛋白原料添加比例,而不影响生产性能。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印遇龙的研究表明,猪在不同生长阶段饲喂低蛋白日粮(蛋白添加比例降低3%)并补充四种限制性氨基酸后,猪肉产量和质量不受影响。据广东恒兴饲料实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张海涛介绍,目前我国赖氨酸生产能力充足,而且使用低蛋白日粮配方技术,可以减少约5%至7%豆粕消费需求,折合大豆约500万吨。因此,通过低蛋白日粮饲料配方减少我国对大豆的实质消费需求,是可操作、可持续的。
增加杂粕进口可有效替代大豆进口
饲料中的蛋白原料不仅只靠豆粕,也可来自其他杂粕,如菜籽粕、棉粕、葵仁粕、棕榈仁粕等。当前,饲料中豆粕使用比例高,价格便宜是一个主要原因。随着豆粕价格上升,选择其他替代品将变得经济可行。上海汇易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咨询师李强介绍,2018年全球除豆粕外,主要粕类产品出口前三大品种依次为棕榈仁粕、葵仁粕和菜籽粕,其中,棕榈仁粕出口723万吨,葵仁粕出口684万吨,菜籽粕出口613万吨。而我国目前棕榈仁粕、葵仁粕和菜籽粕的年进口量并不大,其中,棕榈仁粕进口45万吨,葵仁粕进口15万吨,菜籽粕进口100万吨,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据李强测算,今年如能增加进口250万吨油菜籽(折合150万吨菜籽粕)、350万吨葵仁粕、300万吨棕榈仁粕,理论上可替代约480万吨豆粕消费,折合进口大豆约600万吨。
大豆全身都是宝。制作豆奶、豆腐、豆皮、酱油外,压榨豆油后的豆粕是重要饲料蛋白,鸡鸭鱼肉蛋背后都有大豆。 针对美国挑起的中美经贸摩擦,中国政府采取对等措施,同百姓餐桌有关的就有大豆
河南省今年将积极恢复大豆生产,计划新增优质大豆面积50万亩。 河南日报客户端 图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当下正是“三夏”大忙时节,也是夏播的关键时候。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今年国内大豆市场出现波动
针对美国发布的对华征税产品建议清单,中国政府4月4日作出回应,将对原产自美国的106项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原产自美国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首当其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