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船舶工业全面开放 “鲶鱼”或促高质量发展

2018-09-04 09:15:18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其次,融资难问题对船舶企业生产经营影响较大。据介绍,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对船舶行业普遍谨慎,部分银行对船舶企业融资采取“一刀切”。在低迷市场环境下,船舶首付款只有5%至10%,企业一方面为完成船舶建造需先行垫付大量资金,融资依赖愈发强烈;另一方面,由于无法开立预付款保函,不敢接单,即使接单也因开立保函周期过长导致订单无法生效。在一些地方,部分船企经过几年破产重整仍“僵而不死”,影响银行的资产处置。如江苏东方重工有限公司已破产重整近三年,至今仍在寻找买家,拉高了当地船舶行业信贷不良比率,也影响各家银行机构对当地船舶行业的整体形势判断。其中,中行当地分行于2016年二季度通过批量转让方式处置东方重工在该分行的不良贷款,该笔不良资产转让不良本金22741.04万元,利息401.27万元,资产公司对价仅约1983万元,本金回收率仅约8.7%。

不仅如此,融资期限短期化与船企中长期资金需求的矛盾突出。来自华东某市银监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1季度末,四大重点船企的表内信贷品种中,无固定资产贷款,主要为流动资金贷款,流贷和贸易融资余额占比分别为20.14%和54.58%,而流贷多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贷款,这与船企生产周期长、大体量资金需求不匹配,企业每年面临巨大的“转贷”压力有关。

此外,对民营船舶企业的扶持力度仍显不足。有业内人士表示,国有船舶制造企业和民营船舶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环境差别很大。部分金融机构全面禁止民营造船企业和全面降低民营造船企业评级,限制、压缩、停止民营造船企业的授信,压缩了民营造船企业的市场生存空间。

此外,船舶企业转型升级需大量资金投入且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民营船企难以获得国家相关政策扶持,给企业的成本带来压力。相比国有船舶企业,民营企业缺少国家相应的工程项目或支持,以分散研发失败风险,弥补潜在不确定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民营造船企业从民用船向军品船转型也较为艰难,华东某市辖内涉及向军工领域转型升级的民营造船企业仅一家。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