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上市10年首换董事长 如何拯救“伤心”太平洋?

2018-07-02 09:11:32    证券时报  参与评论()人

据了解,李长伟是太平洋证券上市后的第三任总经理,也是公司任职时间最久的总经理。他曾任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干部,中央党校教师,申银万国海口营业部总经理,申银万国北京总部副总经理兼营业部总经理,富国基金副总经理、督察长。

“控股股东很信任李长伟,对太平洋证券的事务基本不干预。唯一要求就是保住牌照。”另一位接近太平洋证券的人士透露,李长伟和太平洋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涂建是北大校友,当时李长伟通过朋友举荐进入公司,被直接任命为总经理。“李长伟之前虽然有过证券从业经历,但以他的实际能力掌管一家证券公司,确实是有点勉强。”

太平洋证券目前的大股东是华信六合,而华信六合最大自然人股东为涂建,他也间接成为太平洋证券实际控制人。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涂建亲自管理自营业务,其余业务全权交由李长伟负责。”

“既没战略,也没战术。”熟悉太平洋证券的分析人士称,李长伟自命清高,很少主动“走出去”参与行业内交流学习活动。

“公司高层特别稳定,外部人才基本没机会进来。”太平洋证券员工表示,近几年,公司也从市场招募了个把中高层管理人员,但在太平洋证券无法施展拳脚,又都陆陆续续离开。

“在王超掌管的太平洋证券时代,曾引入较强的证券投行团队,在当年发行上市的公司数量不大的情况下,每年仍然有两单IPO,业务一度发展得不错。”2012年总经理换届后,投行业务盈利能力一路下滑,从2011年盈利5000多万元到2012年不足1900万元,2013年投行业务甚至亏损616万元。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说,太平洋证券高管薪酬一路高涨,公司业绩平平也就算了,但这些高薪管理者因为缺乏内控机制、管理混乱,竟然引发公司频繁收到各类监管问询及罚单,这是无法向市场交代的。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太平洋证券频繁收到各类监管问询、罚单13次。其中,有11次发生在2016年之后,这在证券行业也较为少见。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