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国进入新时代 医改重在供给侧(11)

2017-11-22 17:18:40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三、我国进入新时代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策略,是“调结构、补短板、降成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医疗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重大判断,运用好“加减乘除”,着力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调整结构上下功夫,调整改善医疗卫生供给结构,补齐人才与能力、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等短板,增加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降低医疗卫生供给成本和价格,概括为一句话就是“调结构、补短板、降成本”。

(一)调结构。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总体呈现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平衡、公立强非公弱、西医强中医弱等特点,必须要逐步扭转和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结构上不合理的问题。

一是调整政策供给结构,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万策”。为加大医改工作推进力度,针对近年来出台的业务性政策、单项性政策较多,而综合性政策、法规性政策、追责性政策、有效考评政策较少,比方说在“三医联动”问题上,要多出台一些让“三医”真正“联”起来的综合性、法规性、制度性政策,让相关部门不能不联、不敢不联、不敢联而不动、不敢动而不联,从根本上杜绝“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的问题。真正像福建省三明市一样,从改革政府部门、政府职能入手,打破部门利益,真正实现“三医协调联动”。

二是调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资源结构。根据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发展不充分的状况,充分发挥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制定“刚性”政策措施,从初始端就保证资源配置到位,确保人、财、物合理配置,尤其是资源增量,拿出硬招实招,保证向基层、向农村、向资源薄弱的地区倾斜到位,要拿出让资源配置者终身追责、不敢不配置到位的硬招。

三是调整公共卫生与医疗之间的资源结构。预防为主是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方针,要逐步改变多年来形成的重治疗轻预防的错误观念,制定确保把预防为主、预防为先落实到位的政策措施,保证资源优先向公共卫生服务倾斜,实现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以预防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否则病人越治越多和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