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揭秘独家房源背后利益链条:给房主加价中介获利(7)

2017-06-19 15:46:06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独家房源”背后的利益链条

中介之间对单量的争夺颇为激烈。一位成功从链家抢得一单的经纪人告诉记者,某笔交易的房主遇到两个有购买意愿的买家,本着谁出的价格更高房子就给谁的原则,该经纪人劝说买家加价5万元,买家迅速答应并当场转账3万元定金给房主,“但链家的人死活不同意,差一点发生冲突,不过最终还是在我们这里交易了。”

非独家房源尚且如此,“独家房源”的争夺更为激烈。在“独家房源”大行其道之时,北京不少居住密度较大的小区外有各种中介公司的“社区开发”人员竖起标着各种房源价格信息的易拉宝“蹲点”收集房源。“他们会告诉房主签订独家代理协议的好处,包括免打扰、省时省心等,但最重要的还是可以虚报价格多卖钱。他们探清房主的心理价格底线之后再加价,一般在30万元到50万元不等。”一位房地产中介经纪人告诉记者,敢承诺最多加价的中介最被房主信赖,成为“独家房源”争夺战的最终胜利者。

“独家房源”究竟能以高出市场价多少的价格卖出?业内各方对此说法不一。上述21世纪不动产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理论上中介为房主“虚报”的价格不一定会成为最终成交价,如果高出市场价太多则会“有价无市”。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房屋中介会先“捂盘”,将价格较低、户型和地段条件相似的其他房源卖出,其他买家如果再想买类似房源,就不得不接受中介对房主承诺的加价,因为该房源是“独家房源”。他介绍说,在市场飘红、行情上涨的情况下,即便一开始将房源“雪藏”,但在约定期限之内将房屋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卖出,兑现对房主承诺的把握还是非常大。

“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商办项目‘7克拉’为例,2016年某段时间每套房屋总价不过百万,‘独家房源’的最终成交价会高出非独家房源10万元左右,这对于总价不过百万的房源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加价。每个房主都在这个力量的推动下坐地涨价,房价就是这么被推高的。”上述人士表示,从2016年年中到2017年“3·17新政”前,“7克拉”项目单套的均价从几十万元涨到了130万元,“独家房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根据链家公布的数据,其在全国已经进驻的二十几个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占有率均已超过20%,在北京甚至超过了50%。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认为,当某一家房屋中介在市场上已拥有相对庞大的市场份额时,它独家占有房源的行为就会垄断整个市场,这种行为违反《反不当竞争法》,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中介若想拿到独家房源,肯定会承诺房主以较高的价格卖出,这无意中就会推高房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