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揭秘独家房源背后利益链条:给房主加价中介获利(9)

2017-06-19 15:46:06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亚运村地区房天下某门店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即便没有政策管束,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来讲也断不会有中介敢做独家房源。“从‘3·17’到‘3·26’,一系列的管控措施让整个楼市趋冷。整个亚运村地区的所有中介门店整个4月份几乎零成交,现在如果再签独家房源,谁能保证3个月之内肯定能卖出?那5000元保证金不相当于白白送给房主了?”

针对“独家房源”的问题,上述链家公关负责人表示,“独家房源”是市场的产物,但也会根据政府的宏观调控消失。“链家提供‘独家房源’的初衷是为了让业主放心,‘独家代理’之后就不必将过多精力放在房子上。”针对市场上“独家房源”造成了房价上涨的市场说法和指责,链家的这位公关人士认为,让中介来承担房价上涨的责任是不客观的。他说,中介只起到连接买卖双方的作用。“即便是‘独家房源’,也不可能因为中介建议标高价,买方就直接愿意出高价这种现象。买家肯定会考虑性价比,卖方若有诚意卖房子,链家的工作人员也会建议他按照市场行情定价,否则会有卖不出去的风险。”

调控之下,链家何往?

政府严打中介违规,链家多次上查处名单

取消“独家房源”只是政府整治房产中介的手段之一。中介渐渐在房产交易中占据主导地位,这在住建部门的监管思路中亦显而易见,房产中介成为监管重点,从2016年起,链家也多次出现在被查处的名单中。

2016年4月,上海市住建委、市工商局对上海房地产经纪企业进行了执法大检查。经查实,链家公司在开展经纪业务的过程中,存在不如实告知购房人产权调查结果,以隐瞒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违规情节。链家和两名涉案经纪人被合计罚款8万元,取消了涉案门店以及相关经纪人员的网上签约资格。

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各地查处的一批违法违规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称“这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恶意编造散布谣言,制造房源紧张气氛,采取违规预售、捂盘惜售等手段,煽动消费者购房,以达到其抬高房价、牟取私利的目的”。深圳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出现在45家被查处的企业中。

2016年11月和2017年3月,住建部先后两次举行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为的电视电话会议,前者主题为“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为,持续整顿市场秩序”,后者则更进一步,题为“整顿规范房地产开发销售中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