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前两月地方债已发行7821亿 超2万亿专项债提速发力补短板(3)

2019-03-21 09:37:07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8.39万亿元。按照地方综合财力测算,地方政府债务率为76.6%,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低于国际通行的100%-120%警戒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形成了覆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新增债券发行、存量债务置换、风险预警、应急处置、信息公开、日常监督等各环节的“闭环”管理体系。在此基础上,2018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政府债务管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专项债品种有望继续扩围

卞欢指出,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开前门”、“堵后门”的思路得到贯彻,专项债、置换债发行顺利,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前门”进一步打开,专项债顺利完成定额、债务信息公开得到加强。地方债务置换也基本完成,“堵后门”政策机制不断完善。

对于未来专项债的发行,汤林闽表示,因专项债归口政府性基金预算,还本付息与政府性基金息息相关,故未来专项债品种与政府性基金大致匹配是可预期的趋势,因此未来预计会发展出更多的专项债新品种。

赵全厚指出,2017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创新发行了土地储备、公路收费权、棚改等专项债券,又激励地方政府创新了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专项债,如轨道交通专项债券、教育专项债券、水利专项债券等。今后有望根据实情,进一步扩大专项债券尤其是项目收益类债券范围。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继续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发挥政府规范举债积极作用的同时,严格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堵后门”要更严,“开前门”要更大,疏堵结合,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

该负责人指出,将完善专项债券管理,按照加大支持和强化监管的原则,完善专项债务限额规模全额管理,加强专项债券项目收支预算管理,规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健全专项债券风险防控机制,支持地方尽早发挥专项债券资金效益,有效防范专项债务风险。此外,将督促地方落实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要求,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阳光化”,更好发挥社会公众对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监督作用。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