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阿里这个江湖,诞生于20年前能听得见躁动的中国大地。
少年马云痴迷英语,骑着自行车在西湖边逛荡,以免费导游的名义,跟外国人学英语,坚持8年,结识了2000多名老外。
在杭州湖畔花园,马云带领18个人在这里组成阿里巴巴的“星星之火”,凑了50万元,创办了一个“小作坊”,开发阿里巴巴网站。
“If not now,when? If not me,who?”这张发布在钱江晚报的《此时此刻,非你莫属》的英雄帖,至今让人热血沸腾。
这是1999年。这一年恰逢中国互联网泡沫前夕,诱惑仍在,危机四伏,从北到南的三个互联网新秀,百度、阿里、腾讯,尚不能比拟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大放异彩。
20年后,阿里拥有8万名员工,日均纳税1亿元以上,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间接创造3300万就业岗位,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前十大公司。
为什么是马云?为什么马云能踏准中国千载难逢的转型机遇,竭尽全力把目光放眼世界,极其艰难地触摸到Internet,并带领阿里巴巴创造了互联网电子商务与大数据、云计算的奇迹?
“过去四十年中,中国打开了市场,无论是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开放。没有改革开放政策的话,就没有今天的我们。”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2018年博鳌论坛发言时说道。
政府的包容
2013年,是电商的春天,阿里巴巴B2B业务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相继推出C2C电商平台淘宝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淘宝网采取免费开店模式,将当时同类型、蒸蒸日上的eBay步步击败。这一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并购、股权融资、上市等资本运作可谓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