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保证食品“放心”须管理“用心”:2020年近300项食品安全标准将出台(2)

2018-12-11 11:36:51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强化企业责任

在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一个标准、一次认证、全球通行”成为食品安全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因素。

“近年来,我国已完成5000项食品安全标准的清理整合,发布了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持续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指出,但与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药、兽药残留及食品添加剂等安全标准还有较大不足,产品标准缺失、滞后问题仍比较突出。

在食品安全标准建立和更新中,少不了企业参与。“企业应当作为标准制定的主体单位,标准才能更接地气、更具有实操性。”江苏中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朱永祥表示,只有当企业摆正守护食品质量的“高姿态”,才能灵活应对安全风险。对此,来自达能公司的全球执行副总裁欧阳伯堂亦有同感,“我们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获取信任的基础是要保证为消费者提供最高标准的食品产品”。

“作为法国获得认证食品最多的大区,凡是在奥克西塔尼获得高标准质量认证的产品,每年都要接受独立测评机构检验,以此得到农民、业内人士及消费者认可。”法国奥克西塔尼大区副主席米歇尔·佳利格表示,坚持高质量认证产品,是保证全球消费者放心购买的基础。

国家卫健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介绍,我国已建立了食品安全风险检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网络实验室和疾病检测医院,连续10年收集了2000多万个数据,开展了100多项风险评估,为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修订提供了科学依据。下一步,我国还将力争到2020年完成不少于300项标准制定,着力构建中国人自己的食品法典。

创新防控手段

“没有原料的安全,就没有食品加工业的安全,但这在人多地少的中国实行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大集团副董事长杨小平认为,食品安全不仅要有监管的努力,还得靠科技帮忙。“正大建立了一套独特的质量监管体系,发展新技术、新生产工艺标准和服务质量,立足‘工业4.0’,在国内建造了若干个无人工厂,连生产水饺都不依靠人了,最大程度消除人的出错概率。”杨小平说。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