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四十年说|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九条经济学智慧(7)

2018-12-04 09:22:09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七)项目带动

对于大部分在地方主政的官员而言,如果采访他们问发展经济有什么“法宝”的话,那么“项目带动”一定会被很多人提及。当一位官员新到一个地方担任党委书记或者县市长的时候,除了尽快熟悉环境、做好常规工作之外,他们首先会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接下来五年的任期里,要做成哪几个大项目。这些大项目可能是开发区建设、新城搬迁,也可能是机场、高速公路或铁路建设,抑或是招商引资,引进某世界五百强大型企业落户。

官员们相信,只有大项目才能带来大发展,也只有大项目才能让自己的主政生涯被当地老百姓纪念称道。事实也的确如此,一方面,这些大型项目对GDP或财政的贡献更大;另一方面,确实大项目更容易被老百姓称道为“政绩”。笔者曾经在全国各地的调研中,反复听到过如下类似的表达:“某某公司是咱们这最好的企业,世界五百强,是当年某某书记引进来的”,“我们这儿城市面貌变化最大的时候是以前某某书记在的时候,那个人有魄力,后来的某某书记发展经济不行”。

“项目带动”模式的经济学智慧是抓主要矛盾,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旦确定下来,这些“大项目”就会被投入很多人力、财力、物力支持。有时甚至会提出“集全市之力……”“集全县之力……”的口号。

在国家层面,也同样有大项目情结。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三峡水电站、南水北调、高铁网络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央政府极为重视。除此之外,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招商引资项目,中央政府也很重视。例如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政府极力促成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上海开办合资企业。另外,加入WTO、申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申办世博会、举办进口博览会等举措,也是“项目带动”模式的一种体现,相关部委、城市、乃至中央部委都会投入较大的精力和资源去实施这些“大项目”。总体来看,这些大项目的确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突出的提升作用。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