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大酒店的“杯具”和小餐馆的盘子(3)

2018-11-21 09:22:45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假定如果企业面对惩罚,它会对企业劳动者实施监督和惩罚,劳动者相关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会被显著改变,好事更容易得到激励,不好的事情会被避免。进一步的情形又是这样的:消费者对大企业容易有所作为,政府对大企业实施监督和惩罚更有激励,收益更大;消费者对小企业不容易有所作为,政府对小企业监督和惩罚的激励也不够。那么关键是:消费者基于自身权利将小企业投诉于政府,可以要求政府对小企业实施监督和惩罚,如此这般,消费者对小企业采取行动才有较为有利的成本-收益结构,更愿意付诸行动。

所以,整个逻辑的起点是:消费者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监督、惩罚的要求,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由此采取行动;如果有关部门不能响应,也要承担相应的成本。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改变政府行为的成本-收益结构。比如,消费者向有关部门举报一个外卖小餐馆不符合卫生规范,有关部门必须证明该餐馆达到了政府有关标准。在其后,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要求该餐馆证明其整个经营流程符合规范,否则它将受到惩罚。如果有关部门认为要应对的投诉太多,导致部门行动的成本过高,它就可以采取一些事前的措施,比如要小餐馆在开办前达到相关标准,并提供能被监控的手段,有关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结构权宜行事。还或者,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借助大企业来改变自己的成本-收益结构,比如在外卖领域,有关部门监督每一个小企业(餐馆)成本很高,可以通过美团外卖这类企业采取一些措施,如同要求滴滴公司所做的那样。

最后,重复一遍上述逻辑:消费者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有关部门对企业提出要求,企业对劳动者提出要求。如果考虑到企业分为大企业、小企业,大企业对整个产业链条上的诸多小企业有较强的掌控力。上述逻辑可以演化为:消费者对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要求,有关部门对大企业提出要求,大企业对小企业提出要求,小企业对劳动者提出要求。每一种要求都是着眼于提高做坏事的成本。比如一辆滴滴顺风车出了事故,上述逻辑就在发挥作用:社会公众(消费者)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有关部门对滴滴公司提出要求,滴滴公司对每辆顺风车提出要求。类似的,如果从美团外卖卖出的外卖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有关部门对美团提出要求,美团对餐饮店提出要求,餐饮店对从业人员提出要求。

(作者汪亚军为西南大学经管学院教师)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