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中国人或者说中国的企业很多都是追求快,一夜想成为伟大的公司,其实真的该一步一步来。迪士尼这样快百年的公司,可以看到,他们是慢慢来的。
中国最大的优势是中产阶层人口红利持续增长,他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是特别大的。华谊占了个优势,就是我们在IP的储备上和知识产权的完整性上,在中国公司里是比较好的,另外关注实景娱乐也比较早。接下来就是内容的持续性和运营的能力。迪士尼做了这么多年全球才开5家,如果我们在几年内一下想开20家,怎么去运营这一定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澎湃新闻:论坛上,你提到你心目中的伟大的公司是迪士尼,他们有哪些经验是可以为华谊兄弟借鉴的?
王中磊:我觉得特别多,有几点:第一,是他们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迪士尼是现在美国唯一的一家不与外界在知识产权上做任何合作的公司。它所有的知识产权投资、电影IP是零开放的,都由自己拥有和运营。这点我觉得非常好。
现在大家也可以看到,可能为了短时间的利益或者短期的资源整合效应,一部电影的出品公司多的可以有30多家。这种就是为了票房这一下的短期回报,平台公司、院线公司、宣传公司,甚至为了请这个演员,演员公司也得要投资,这么多公司都分享这个知识产权。未来知识产权还有很长的延续性,这么多人怎么去做?
另一方面,迪士尼在内容的平台上,无论资本运作还是运营融合都超过了大部分的企业。他们现在手里有四大内容品牌公司,其中三家都是收购来的,现在都成为它系统中的一部分。有了这四家公司,它像海浪一样持续地为全世界输出产品,每年卢卡斯一部、漫威一部、皮克斯的动画片一部、迪士尼一部,它控制着各种类型的电影的产出。我觉得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澎湃新闻:去年华谊把产业投资作为新的板块加入到主要业务中,从财报上看2017年公司在投资上的利润收益远远高于其他营业性业务板块,这些项目是当做财务投资去管理吗?你目前在投资选择方面的逻辑是什么?
王中磊:华谊的投资基本上都不是财务投资,因为我们不是一个投资公司。我们的融资能力和投资能力也没有办法和很多企业相比。其实我们在投资上考虑的更多的是行业的互动,这两年更多的体现在行业的孵化上,这个孵化有的是为行业去做,有的是出于华谊自身的成长。其中成熟的项目有冯小刚的公司(浙江东阳美拉传媒);也有从零做起的,比如东阳向上影业等。我们更多的是孵化一些内容公司,将来也有可能为华谊所用,成为华谊几大内容品牌和支柱,这就看它们的成长能力了。同时我们也为行业和社会孵化,从中我们也可以获益,比如说持续资本化的时候,我们就能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