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对话林毅夫:我讲的产业政策不是政府代企业决定发展何种产业(7)

2017-12-04 09:28:57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他强调,新结构经济学所主张的产业政策,除了少数跟国防安全以及新型战略型产业外,其它产业不是政府决定的,而是企业家已经自主进入的产业,政府帮助企业家克服软硬基础完善所存在的市场失灵,使其迅速变成在市场有竞争优势的产业。

但是,政府怎么能确定到底什么产业具有潜在比较优势呢?林毅夫说,当你没有“结构”概念的时候,这个问题不好回答。但是按照他的新结构经济学给产业的分类来看这个问题就相对清晰很多。

他根据一个中等发达国家中现有产业和国际前沿的差距以及新技术创新的特性将产业分为5大类型,分别适用不同的产业政策:追赶型产业、国际领先型产业、失掉比较优势的转进型产业、新技术引发的轻资产短周期的弯道超车型产业和包括国防安全和新兴产业的战略型产业。

新结构经济学中的低收入国家增长甄别与因势利导的6步法则划入了5种类型中的追赶型产业里。他说,“不同类型碰到的瓶颈限制不一样。”

比如,追赶型产业政策中,他提醒最为关键的是要找准追赶样板国家的相关产业,即那些要素禀赋结构类似、人均收入稍高、过去二三十年快速发展的国家中成熟的可贸易产业,而切忌试图找那些人均收入为自己5倍或以上的国家的产业为学习样板。找好对标产业后,则需要观察本国私人企业是否已经进入这些行业,“政府要找出限制原有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限制以及新企业进入的门槛,采取措施解决。这样的产业企业已经进入了,不是政府替企业选择产业,政府只是帮企业解决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

而对于国际领先型产业,林毅夫强调政府要在研发(R&D)上予以支持。尤其是对基础科学的研究。“政府可以支持基础科研的钱是有限的,选择支持的基础科研会决定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所以也是产业政策。英美领先的产业的基础科研也都是政府支持的。”他说。

他称,如果忽略了上述问题中政府的角色与作用,就好比只看到海面上冰山的10%而忽视了海水中隐藏的90%。“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确实是企业家有积极性做,但基础科研属于公共产品需是政府支持。我一点都不反对张维迎关于企业家重要性的强调。但是,说政府不应该做任何事情是不对的。”林毅夫说,“张维迎说按照他的理论不会存在市场失灵。但是任何理论都是一张地图,地图上面没有山并不代表真实的世界就没有山,在张维迎的创新模型中没有从事基础科研的需要,但不会因此在前沿的技术和产业研发中就不需要从事基础科研。”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