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卫生运动搞了大半个世纪,中国人为什么还在随地吐痰?

2018-05-04 14:41:00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在深町英夫看来,这些征引,有“牵强附会、断章取义之嫌”,因为中西、古今的身体观本质上是不同的,这种差异源于各自对人与社会、身体与精神关系的不同看法。他将儒家的“礼”在孔子身上做了一次有趣的推演,提出一个设问:“孔夫子到底是否曾经吐过痰?”当然并没有史料让我们确定孔子是否随地吐痰,但深町认为,至少对孔子来说,“礼”并不意味着不能在公共场所吐痰,而是不能在地位高于自己的人面前吐痰。

能靠文明礼貌吃饭吗?

内忧外患,危机重重,蒋介石却发动了一场看上去琐碎、俗气的“新生活运动”,好像是要在民众生活的鸡蛋里挑骨头。针对蒋介石的决定,胡适就曾发表过一篇文章,批判它的不合时宜。“提倡新生活的人不可忘记,政府的第一责任是叫人民能生活,第二责任是要提高他们的生活力,最后一步才是教他们过新生活。”在胡适看来,在国难之中,即便是要开展政治秀,也不能靠文明礼貌吃饭。

胡适的看法,很大程度被后来的中国大陆历史学界延续,认为这场“不合时宜、有利于掌权者的运动……成果较为有限”。

离开了一定的物质条件,讲求文明的生活习惯,看上去的确很难行得通。比如,如果那位为陈纳德煮鸡蛋的厨师有一块手表,他大概也就不用靠“看太阳”来确定“三分钟”了。刘文楠认为,有些行为规范是和物质、社会条件紧密相关的。比如随地吐痰,对于没有卫生设施的农民而言,在田埂边吐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深町英夫也同意,“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确实是较为合乎情理的因果关系。但他指出,蒋介石等认为国民的教养才是国家富强的条件,这种逻辑在19、20世纪的世界有一定程度的说服力。“即一个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它能否创造出这种因果关系的良性循环,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过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事实上,在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之间,蒋介石并非没有摇摆。刘文楠注意到,1934及1935年,也是他大力发展国防重工业和矿产资源开发的时期,这两方面的建设都隐隐针对日益逼近的日本侵略。从整体上看,随着国防战备压力增加,高层对“新生活运动”的强调逐渐减少。1937年抗战爆发后,整治国民生活习惯的举动已难觅其踪。所以,这场说起来持续了15年的运动,真正的活跃期才不到两年。

中国近代化的潜流

深町英夫对“新生活运动”的观察并未止步于中西之间“身体观”的差异。如书名“教养身体的政治”所显示的,他的关注延伸到了近代化过程中国家权力与国民关系的变化。 “虽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古语,但一般而言,古代国家将其人民视为征发赋税及维持治安的对象。与此不同,近代国家试图将居住于其领土之内的所有人民通过‘身体的教养’培养成能够为国捐躯的国民。”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