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专访可持续发展体系研究组负责人:望考核不再过度依赖GDP(4)

2017-12-26 09:17:33      参与评论()人

澎湃新闻:之前有过一些省份被报道存在GDP数据掺水、作假的问题,你们在测算中如何考虑这个情况?

郭栋:我们当时也考虑到,报道出来某个省份的数据有问题后,我们是否还可以相信官方发布的数据?我们确实考虑过要不把这个省份拿掉,因为他们的数据不可信。

但是最后还是加进去了。因为我们的初衷是想推进可持续发展,希望这个指标体系能够提供给政府去运用。没有这些测量工具,没有这些指标的话,你不知道可以用什么去衡量绩效,考核绩效。

按这些指标合成以后作出排名,排名是面向大众的,面向老百姓的,他们看到后就知道他们的城市到底处在什么样的相对位置,然后可以倒逼政府去做更多工作。

从这两个角度考虑,我们还是希望把应该加的指标都加进来,应该包含的城市也包含进来,把一些不正常的数据权重配得稍微低一些,这样也可以促进统计部门改进这些数据的收集。

“有钱以后更加不公平”

澎湃新闻:《排名》显示,省级区域和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明显的不均衡特征。这种不均衡就意味着这些地方存在一些特别大的短板,那么会不会有木桶效应,一个短板其实可以彻底否定它的可持续性?

郭栋: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平衡的发展模式,我们不能单一发展经济,不能单一发展民生,也不能单一的只管理环境,要平衡这三项,所以每一方面都会有权重比例。

比如说深圳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排在第一位,相对来说它是最平衡的。但是你要看到它不均衡的方面,比如说深圳在环境治理、在能源消耗方面都是全国第一,但在社会民生大类,包括房价收入比、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财政支出、人均城市道路面积指标都是排在60多位。哪怕是排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第一位的城市,发展也极为不均衡。

所以说,在中国排第一位,并不代表达到一种可持续的理想境界,区域发展依然是很不均衡的,这是他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澎湃新闻:在社会民生这一类的分析中,省级测算得出的结论是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而在城市测算中得出的结论是,社会民生排名比较靠前的都位于中国内陆。这是不是可以认为,中国内陆城市的虹吸效应比较强,存在对周边资源掠夺的情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