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台湾卡债危机:银行花式发卡 监管亡羊补牢(3)

2017-12-15 09:16:1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台湾地区的张老师基金会对于积欠卡债原因的调查也显示,“过度消费”占了最高比例,为25%,其次为“投资失败”,占21%,“用于一般生活”的比例为19%,“资金周转”为14%。在台湾《联合报》的民意调查中,39%的“卡奴”也承认是因为消费太冲动而欠下了卡债。

“卡奴还不出欠债后,银行便开始通过各种方式讨债,有合法,也有非法的。许多银行自己催不来款,把业务委托给讨债公司,而这些公司几乎都有黑社会背景,手段不规范、不道德。这个问题就这样从金融问题逐渐演变成社会问题。”

老王说,他认识的不少“卡奴”是军人。“尤其下级军士官,以前在部队里见到好几个士官开名车,花钱又大方,但搞到最后,无力还钱,只好办一办退伍,退伍金通通拿去还债了。”

当时,在台湾合法的讨债公司就达900多家,还有大量的非法讨债公司,其中包括黑道势力在内的暴力讨债。

一些讨债公司以“征信社”为名义招揽生意,实际从事暴力讨债,使用窃听器、西瓜刀、球棒、电击棒、喷漆等,恐吓折磨债务人,并用征信社持有的GPS,偷置在债务人的车上,并用针孔摄影机或监听器充分掌握对方行踪,最后直捣家中。

种种催债行为对债务人心理影响甚大。“最极端的是自杀,案例很多,引起社会震动,说明卡片发给了不该发的人,无力自理。同时,又存在不当催收,由于中国人爱面子,给当事人造成严重心理压力。”上述银行信用卡部门从业人员称。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2004~2005年,台湾地区一年间自杀的人数高达4000人,其中四分之一以上是“卡奴”。

一些“卡债”受害者自发组成了“冷血银行受害人自救连线”。该组织的理事长王为仁提出批评说,银行发卡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提醒过民众,刷卡过度会有什么危害、利息有多高,只是强调刷卡有多少优惠,违反了消费者保护法。连香烟都有危害健康的警语,办理信用卡时银行在契约上却只字未提。而本应该负有监管责任的当局“金管会”,就如同“活在象牙塔里,完全处在状况外。”

值得一提的是,卡债风波还催生出另一类人群——“卡贼”。这部分持卡人吃定银行,全力赖账。根据台湾地区银行部门的资料,在52万的“卡奴”中,只有623人卡债超过300万新台币,但其中99%都不知去向。他们并非还不起钱,大部分还是年收入200万新台币以上的高薪阶层,使用的信用卡也是顶级卡,额度无上限,最喜欢消费昂贵奢侈品,享受高档服务,但消费后却不还钱。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