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台湾卡债危机:银行花式发卡 监管亡羊补牢

2017-12-15 09:16:16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近来,关于现金贷的监管文件在中国大陆陆续出台,倒逼这个在“裸贷”、“庞氏骗局”、“暴力催收”等诸多负面词汇中成长的行业,进入规范运营时期。

而就在十几年前,中国台湾地区也经历了几乎同样的一场轮回。

电视女主播以柔美的台湾腔报道又一起自杀事件提示珍惜生命、路边花花绿绿的霓虹灯广告上赫然印着“卡奴,拨打以下电话号码求救”……这些都是发生在2005年前后台湾卡债危机的缩影。

彼时,危机的背后同样是有关人性、欲望和信贷的故事。

业绩压力下,银行花式发卡

“个别银行发行现金卡,类似现金贷,用卡直接在ATM提款,可循环使用,获利甚丰,引致同业争相仿效,形成恶性竞争”。某银行信用卡部门从业人员向记者如此描述卡债危机的起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台湾地区经济放缓,大量传统企业外迁,导致银行的企业贷款坏账难以收回,企业业务难做。同时,伴随1991年台湾开放民营银行设立的改革,台湾银行数从1990年的16家迅速增加到2000年的53家。

企业业务难做加上银行数量激增,于是乎,银行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了个人消费金融,开始拓展例如信用卡、现金卡和其他小额无贷款业务。

“2000年,当时不算特别有名的万泰银行率先发行了‘乔治玛莉现金卡’,居然大受欢迎。”经历过当年危机的台湾人老王回忆称。“看到钱那么好赚,更多台湾银行纷纷效仿,台新、中信、大众、中华纷纷发行信用卡、现金卡。”

老王此言非虚,根据当年数据,上一年还严重亏损的万泰银行仅仅一年,就扭亏为盈,盈利14亿元新台币,而其中现金卡贡献了50亿元新台币。

为争夺这块“蛋糕”,台湾许多银行纷纷发行种种信用卡与现金卡,甚至有银行打出广告称“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五分钟发卡”等。银行为了争夺客户,屡屡下降办卡标准,办卡前不需要信用评估,使用中不记不良记录。

银行同时还推出诸如“红利积点”、“刷卡、办卡送礼品”、“购物送信用卡”等各种优惠方式,花样百出,鼓励客户办理、使用信用卡、现金卡。

当时,中国信托银行推出的一个活动,只要使用信用卡购买“东森礼券”预付19000元新台币,就可买到2万元的礼券,如果礼券一年到期没有用掉,可选择兑换2万元等值支票,或换2万元等值提货券,再加4000元购物折价券,也就是可以买到24000元的货品。这样算下来,光是一年后换回支票的获利率,即高达5%以上,比银行定存利息还高。

1234...全文 6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