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塞勒:研究人类蠢事背后的经济学规律 | 人物(3)

2017-10-17 09:15: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他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沉没成本。他举例称,他在罗切斯特大学读书的时候,有一次别人送了他和他的朋友两张在水牛城的棒球比赛门票。但不巧的是,比赛那天突然遭遇暴风雪天气,于是他们决定放弃观看球赛,因为反正门票也不是自己买的。

事后塞勒开始反思,如果那两张球赛票是自己花钱买的,那么结果就会不同,他们一定不舍得放弃。他总结道,之所以轻易放弃,是因为自己没有任何的“沉没成本”,而在经典的经济学原理中,得到赠票的和自己买票的人,去看比赛的成本是一样的。所以“沉没成本”也进入到塞勒的“蠢事清单”中。

最大的发现:两位心理“知音”

就在塞勒试图致力于解释他观察到的人类非理性的“乱来”时,他遇到了两位知音——以色列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特维斯基(Amos Tversky)。结识他们被塞勒称为是自己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发现”。卡尼曼凭借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获得了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获奖那年,塞勒才57岁。而特维斯基已经去世,无缘诺贝尔奖。

在塞勒 32岁那年,他发现卡尼曼和特维斯基当时正在进行的心理学研究,可以解释他的“蠢事清单”中人们“乱来”的行为。他曾回忆道:“我从这两位心理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摘要‘不确定性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开始读,我的心脏跳得就如同一个游戏快结束时的关键几分钟那么快,我花了三十分钟阅读这篇文章,随后我的人生就彻底改变了。”

色列心理学家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当时,主流经济学家对这两位以色列心理学家闻所未闻,而年轻的塞勒却视他们为偶像。在他了解到两位心理学家将于1977年~1978年在斯坦福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项目后,他也跟着到了斯坦福。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决定沿着这条将心理学和经济学结合起来的探索之路走下去。“在斯坦福大学,我教他们经济学,他们教我心理学,所以后来从某种意义上,我们有了行为经济学。” 塞勒说道。

塞勒在行为经济学方面贡献最大的部分是他对心理账户的研究。“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其1980年的那篇《论消费者选择的实证理论》论文中。所谓“心理账户”,是指人们在思考一些问题时,并不会去进行统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会在心里构建很多个分门别类的账户,分头进行计算。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