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塞勒:研究人类蠢事背后的经济学规律 | 人物(6)

2017-10-17 09:15: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不过到了去年,发生了一个巨大的丑闻,有两家管理着十几亿瑞典克朗社保资金的基金跑路了,那么风险由谁承担?政府到底赔不赔?这些棘手的问题摆在瑞典政府面前。为了重新审视整个系统,瑞典政府请来了塞勒设计整套体系的改革方案。

“瑞典的这个项目主要是观察人们的交易行为,研究政策的设计对于老百姓决策的影响。”余方在这个项目里主要负责数据分析,他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我们要处理200G的数据,整个夏天就在分析这些人选择的特点,今年9月中旬塞勒还在瑞典金融学院做了相关主题的讲座,这可能对他最终获奖也nudge了一下。”

对于曾经的导师获得诺贝尔奖,余方并不意外。他表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地位最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重要贡献者,诺贝尔委员会的主席也曾经是芝加哥大学教授。

在学生眼里,塞勒是一个可以用“吊儿郎当”来形容的教授,他没有架子,为人非常随和,尤其是在芝加哥这样压力巨大的城市实属难得。“他和2013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样是芝加哥大学的法玛(Eugene Fama)教授是鲜明的对比,法玛教授很严肃,而塞勒一直很轻松,从来没有见过他发火。”余方说,他透露,塞勒目前已处于半退休的状态。其主要工作在于总结归纳过去40年的学术,传播知识。两年前的著作《Misbahaving》其实已经是塞勒对于过去的系统总结了。

塞勒的研究和他的性格很相似,都是反传统的。卡尼曼对他的评价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懒”。他做事是典型的“看心情”,会拒绝掉很多事情,只做自己感兴趣的、好玩的事情。可能也正因为他善于留给自己足够多的空间,才能有时间去思考那些别人看似无用的东西,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异于常人的理论。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未经第一财经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将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首页上一页...3456 6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