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塞勒:研究人类蠢事背后的经济学规律 | 人物(2)

2017-10-17 09:15:15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之所以对一碗腰果产生了兴趣,是因为他和罗切斯特大学室友一起吃腰果时意识到了“自控能力”以及“短视”的问题。“我们吃得太快了,就算再过20分钟就要吃晚饭了,我们还是控制不住,会吃很多腰果。” 塞勒回忆道。

他最后想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如果腰果放在离开你比较远的地方,不是那么触手可及,那么你吃它的意愿就会少很多。” 塞勒说,“所以我把它放进了厨房,这是一种心理暗示。”

塞勒就是这样一个人,因为“懒”而不想从房间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去偷吃腰果,他表示,自己喜欢在一些看似无用又显得愚蠢的事情上花时间研究。

又比如,在2008年出版的塞勒与卡斯·桑斯坦(Cass Sunstein)合著的《Nudge》一书中,描述了他最喜欢的一个“助推”的例子:在阿姆斯特丹机场的男用小便池中加入苍蝇,能够有效地减少男人尿液四处飞溅的情况。“这只苍蝇可能是全世界最有名的‘Nudge’了。” 塞勒表示。

《Nudge》一书阐述了如何通过“助推式营销”方法,在不施加强迫的情况下巧妙引导人们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基本论点是人类并非完全理性,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做一些设计,“助推”公民做出更聪明、更有效的行为。塞勒认为,“助推”之所以有用,是因为人类并不是完全理性的动物。在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当天,他穿上了一件自己非常喜欢的运动衫,上面印有两个英文单词:“Quasi Rational”(准理性)。

准理性的概念是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纯粹理性”的批判而产生的。“准理性”的拥护者认为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完全充分,因此决策者无法做到完全的理性。

塞勒会把做过的蠢事整理成一张清单,当然这些傻事也不全是他一人做的,不过他自称有很多是他自己做过的。于是在2015年塞勒出版了另一本著作《乱来》(《Misbehaving》),当中就罗列了人们很多难以用经典经济学理论解释的“非理性”经济行为。

比如在这本《乱来》的书中塞勒写道,他的一个经济学家朋友对花粉过敏,可是每个周末却忍着过敏在自家院子割草,不愿意花10美元雇一个人来代劳。而当他被问到如果邻居出20美元请他割草,他是否愿意帮忙时,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愿意,就算出50美元也不愿意。这里的矛盾在于,如果他不愿意花10美元请人帮忙割自家的草,似乎表明他自己的时间成本不值10美元,而且还要外加忍受花粉过敏的痛苦。但另一方面邻居用20美元请不动他,说明他的时间成本比20美元还贵。这意味着在供需市场中的同样的价格,价值却不相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