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经济要闻 > 正文

从伦敦飘向全世界的工业浪漫主义之雾

2017-09-23 09:43:02    第一财经APP  参与评论()人

世界上的首都不少,但被称为“雾都”的则只有近代的伦敦。这并非偶然。因为历史上的各国都城,大体上都只是政治、文化、商贸中心,但只有率先实现工业革命的英国创造了一个新形态:它把自己的心脏地带也变成了一个工业中心。“伦敦雾”(London fog)乃是一种“现代工业之雾”,在伦敦历史上,从无雾到有雾再到无雾,可以说大体对应着这座城市的三个阶段:前工业化时代、工业时代以及后工业化时代。

到烟里去

无论何时何地,工业化总是意味着资源(尤其是“无生命能源”)的进一步集中化使用。早期社会在这方面大多受限于地理因素,因为那时的资源大多依赖分布不均的木材和水力,但发明了蒸汽机的英国人,开始围绕着煤炭、蒸汽机、工厂和铁路创造出了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史学家约翰·麦克尼尔借用狄更斯小说《艰难时世》里的“煤炭城”(Coketown),将这一类型称为“煤炭城群聚”(coketown cluster)——他认为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特别肮脏”,会带来严重的工业污染,尤其在初期能源效率还很低的时候更是如此;英国经济的能源密集度(能源使用与GDP之比)在1850~1880年之间达到高峰,“这可能是史上最没有效率、消耗最多能量的经济体”。

并不意外,那也正是伦敦雾最浓的时期,“伦敦雾”一词在1840年代应运而生。1874年问世的《俚语词典》中新收录了“烟”这个早已存在的惯用语:“乡下人要去伦敦时,经常会说他们要到烟(smoke)里去;而伦敦人要去往乡村,也会说自己从烟里出来了。”那时的英国人常用“豌豆汤”(“这是一种可以维生,但人们能避则避的食物”)来形容伦敦雾的暗黄色以及浓厚的质感,这一说法盛行多年,甚至被收录进了《牛津英语词典》。

部分是因为当时的人们尚未充分意识到其危害(毕竟环保主义兴起的1960年代,伦敦雾已开始消散),部分也因英国人渗透到骨子里的幽默感,当时的人们对它似乎并不怎么当回事,倒更多是以一种调侃的口吻泰然处之。英国学者克里斯蒂娜·科顿在《伦敦雾:一部演变史》中梳理了19世纪以来那100多年里英国人在报章、文学、词典、绘画、戏剧和影视作品中所谈到的伦敦雾,勾勒出伦敦人对雾的暧昧态度:他们将雾称作“伦敦特色”(London particular),既“体现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属性,一种首都之城令人艳羡的优越感,但也包含着反讽意味”,因为这毕竟又不算是多值得羡慕的特色;与此同时,人们虽然对雾感到无奈,但一切工作似乎又运转如常(反正有人工照明),以至于他们在很长时间里也并没有多大动力去改变这一点。没有了雾,冬季似乎都不算完整,而伦敦好像也都少了点什么似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