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正文

谁是中国的底特律?(5)

2017-04-05 22:00:44    第一财经  参与评论()人

从“产能不足”到“产能过剩”,中国车市仅仅用了五年,一路走来,销量大涨的惊喜里承载着大肆扩张的激进和浮躁。2010年中国车市突破了1000万辆的门槛,车市井喷的大潮蜂拥而至,以大众、通用为首的汽车巨头们开始意识到中国车市的潜力,以及自身产能的缺口。

短短两年里产能增加1500万辆,单单2012年全球产能有60%流向了中国的土地上,从而导致产能利用率急剧下滑,2013年产能平均利用率仅为53%左右。

即便如此各路资本却不打算退出,导致狼多肉少的局面出现,有的车企产能过剩,有的车企产能不足,部分车企依旧在“打鸡血”的状态。

衰败的底特律城区

可以预测的是,接下来的两年中,国内汽车整车产能可能逐步接近4000万辆。而事实是,2015年,国内汽车整车销量为2459.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4.7%,2016年整车销量2800万辆,按照这个销量增幅,要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对4000万辆产能的有效利用,几乎不太可能。

和大众、福特、日产等品牌企业产能利用接近80%相比,自主品牌的产能利用率“让人忧伤”,部分品牌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要知道,产能利用率达到75%~80%才有机会盈利,否则卖不出的车辆不断累积,经销商压力日渐突出。

有咨询机构针对在建汽车产能的调查表明,到2018年中国的汽车产能将达到4000万辆,到2020年将达到5000万辆,而至2020年中国车市的大盘销量以现在的销量增幅来计算,也只会在3000万辆左右徘徊,这意味着全部投入使用之后,产能利用率仅为六成左右,但是也有咨询公司预测2018年中国车市将会再次经历一波低谷,很难保证理想中的增幅10%,能否顺利达成3000万辆的大盘销量还是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