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国产高铁领跑 中国中车:打造一带一路金名片(5)

2017-10-19 10:26:46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在中国中车看来,仅仅“走出去”是不够的,要在“走出去”的基础上做到“融进去”“留下来”。为此,在2017年初的工作会议上,中国中车确定了“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战略目标。

“经过多年的尝试和努力,我们初步探索出了一条‘360度全方位融合共享’的本土化之路。”曹钢材告诉记者,这条本土化之路可以归纳为“实施五本模式,发挥四种角色”。

通过深入推进“本土化制造、本土化采购、本土化用工、本土化维保、本土化管理”为特色的“五本”模式,中国中车在马来西亚、土耳其、印度等国建立本土化的制造基地,就地招聘和培训当地员工,带动了当地就业并完善了产业链,提升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水平。马来西亚基地从施工建设到基地投产,从员工聘用到日常经营,从产品制造到维修服务,本土化资源都得到了最大限度利用。尤其是本土化员工在基地的占比已经超过80%,远期规划的占比将超过95%。

“‘四种角色’是指文化的‘传译者’、人才的‘孵化池’、产业的‘推进器’和社区的‘好邻居’。”曹钢材说,中国中车在出口高铁的同时,创新合作模式,在产品设计上体现文化特质,在员工培育上助力其成长成材,在产业布局上追求繁荣共享,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社会责任,当好社区“好邻居”。在马来西亚,在当地居民遭遇严重洪灾时,中国中车不仅积极捐助,还举办“工厂开放日”,普及铁路文化。此外,中车工厂的成立,带动了周边餐饮、水果、服装、服务业等相关产业。这些都提升了中国中车在当地社区和居民中的口碑和影响力。

曹钢材颇为自豪地说,中国中车“走出去”与当地融合共享的例子很多,“比如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我们的工厂保留了一座百岁老房子,创造了200人的就业岗位,当地人打出‘欢迎中国中车’的标语迎接我们的到来。”

中车副总裁余卫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车能在海外市场占据现在的地位,除了因为中国高铁“有颜值、有内涵”之外,中车团队“有胸怀、有担当”,中车良好的信誉是中国高铁在全世界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一个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要大而强、富而善、新而美,要经得起历史检验,能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勇于创新开拓,善于变革发展,持续为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曹钢材这样描述中车未来发展的蓝图。他表示,中车将坚持现阶段的目标,积极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打造永不褪色的“金色名片”。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