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伊利潘刚:中国乳业消费量远低于印度 目标是五强千亿(3)

2017-07-10 16:34:37      参与评论()人

但事实上,这些年国内乳企的产品品质已经和“洋品牌”在同一水平线上,而以伊利为代表的中国乳企的产品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洋品牌”。而这背后,是对品质的坚守。

“我们把‘伊利即品质’作为企业的信条,并把它放在高于企业愿景的位置,就因为品质是我们生存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我们赢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潘刚表示,无论是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还是要实现进入全球乳业5强的战略目标,品质都是根本。

一方面,伊利大力建设和发展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牧场,确保奶源的品质,另一方面,伊利不断整合全球的优质资源,建立和完善全球领先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此外,中国乳企由于更接近国内市场、更了解中国消费者,因此在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等方面更具有本土优势,近几年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潘刚对记者表示,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更看好中国乳企的表现,同时也对实现伊利进入全球乳业五强的目标充满信心。

做“品质企业”

市场对乳业的信心,品质是基础。

采访中,潘刚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汇就是“品质”。在他看来,企业发展不仅要以“品质”为信条,还要打造“品质企业”。

近年来,伊利颇受关注的是一些国际大型赛事、活动的冠名。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指定乳制品;2013年,伊利再次续约中国奥委会,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2015年,伊利成为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全球合作伙伴,在米兰世博会的乳制品日,伊利是唯一获邀参与乳制品日官方活动的中国乳企。

“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期,当时市场都在关心伊利的销量增长了多少,但我更看重的是2005年11月16日与北京奥组委签约后到2008年之间的这三年时间。”张剑秋回忆说,三年时间给了伊利一次历练和锻造的机会,“在奶源、加工、运输、产品追溯等各个环节,伊利的整个产业链都得到了一次提升。”

如今,“零缺陷”的品质哲学已深深根植于国际一流企业的文化内核中,成为企业商业模式的“芯片”,也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政府越来越重视“中国制造”的品质升级:“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也在部署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