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专访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全国碳市场启动经慎重考虑(3)

2017-12-20 09:08:0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因为应对气候变化总体上是限制化石能源消费,而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增加化石能源消费,那么全球都在抑制或者限制化石能源消费,就会给中国这样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留出空间来。我个人判断它不是阴谋,即使是阴谋我们也笑纳。

其实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特别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签署之后,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承诺减排温室气体,逐步减少使用化石能源,实际上他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从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开始,90年代《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达成,推动了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的化石能源消费增速减缓、零增长,或者是有实质性的下降,这就给我们的发展留出了空间。根据相关数据从1990年一直到2010年这20年的时间里,全球化石能源消费量的50%是由中国增加的。因此,参与气候谈判,履行《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并没有抑制我们的发展,恰恰相反,还为我国的发展留出了空间。

到2007年、2008年,特别是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我们逐渐意识到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问题。资源高度依赖,能源高度依赖,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大气环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带来了很大的困境,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式。

2008年之后,我国提出“以外促内”,“倒逼发展转型”,也就是用外面的压力来迫使内部转型。哥本哈根大会之前,胡锦涛主席就提出,到2020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要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这些约束性的目标,可以用来倒逼我国的发展转型。

这是第二个阶段,以外促内。2010年之后,发展转型的想法慢慢被大家所接受了。

第三阶段,习近平主席提出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中国不仅要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还要做引领者。引领别人的时候,你肯定要首先自己做得比别人好。

习近平主席指出,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应对气候变化对我们自身的发展、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对环境的改善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应对气候变化、减碳等行动,其实和我们的“蓝天保卫战”减少污染的措施高度相关,说到底是能源结构的调整优化问题。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