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专访气候战略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全国碳市场启动经慎重考虑(2)

2017-12-20 09:08:08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当时大家对交易所的期盼很高,希望通过市场化手段来推动节能减排,这是一个美好的初衷。因此,在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推进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通知之后,广东、深圳、上海、北京、天津、湖北、重庆等七省市就开始陆陆续续地申请启动碳市场。深圳于2013年6月份启动了碳市场,深圳是中国第一家正式开市的碳市场。

经过七省市两三年的碳市场运行后,大家觉得试点地区碳市场比较成熟了,并且在各个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有条件建立起全国的碳市场。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 访美时提出,中国将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国家相关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做出相关准备和安排。一直到今年年底,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

过去西方国家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也希望通过碳排放权交易来证明,我们在市场化改革的道路上在不断进步。因此,启动碳排放权交易有两方面考虑:一个是我们确确实实面临着节能减排的压力,我们需要尝试各种机制、手段和途径,以更好地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确实需要通过一些市场化机制,来完善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手段。

澎湃新闻:中国为什么要加入《巴黎协定》,要推动减排?

李俊峰: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的一件大事。气候变化问题是一个环境问题,但它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这句口头禅大家讲了20多年。因为气候变化是由人类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所造成,那么应对气候变化就应该从改变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做起,所以说它是要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我们国家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从1992年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颁布《京都议定书》,再到2015年签署《巴黎协定》,中国都采取了非常积极的态度参与其中,并由此来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转型。

当然,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直到现在这些工作在国内还有很多质疑,有些专家讲,这可能是发达国家的阴谋,给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制造障碍。中国社会对减排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也是不断提高的,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0年,我国第一次参加气候变化谈判大会,那时候就有人说这是发达国家的阴谋、西方国家的阴谋,他们已经发展起来了而现在来限制我们的发展。当时也有记者问我这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