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结怨",5月"结婚",谁能想象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两家本土汽车公司,对待 " 爱情 " 的态度。
本周二(5月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控股)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消费出行体验,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方面,双方将就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新能源产业布局进行合作;在智能化方面,将围绕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展开合作。其余合作方面还包括动力平台、动力技术、海外发展、出行生态、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供应链溯源、数字化碳管理和碳交易。
合作项目,看起来很多很杂,但归根结底不过四个字:智能、电动。
这四个字是世界汽车工业转型的核心方向,也是中国汽车工业直道超车的最佳窗口。
从销售表现上看,2022年,吉利汽车销量143.29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32.87万台,新能源渗透率约23%;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139.03万台,新能源汽车销量27.12万台,新能源渗透率约19.5%。与2022年中国乘用车市场27.6%的新能源渗透率相比,吉利和长安在新能源汽车销量渗透率上,都低于中国市场平均水平。
根据规划,2023年吉利汽车的销量总目标为165万台,其中新能源销量要超过60万台。长安汽车的销量总目标是280万台,其中长安汽车100万台,欧尚31万台,深蓝40万台,阿维塔10万台,凯程27万台,海外22万台。
按照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的预测:2023 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 850 万台,渗透率将达 36%。吉利倘若完成既定目标,其集团内的新能源车渗透率恰好为 36%。长安如果想和中国市场保持同样的渗透率水准,新能源车至少要卖掉 93 万台,去掉深蓝 + 阿维塔贡献的 50 万台,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车要实现 43 万台,相比 2022 年翻 1.6 倍。
但事实是,深蓝SL03今年前四月的累计交付量是24,836台,阿维塔的交付量是7,264台,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的交付量是107,035台,加起来139,135台,距离93万台的目标,还差79万台。这意味着接下来的8个月内,长安自主+深蓝+阿维塔每月必须交付近10万台,才不会让董事长朱华荣的豪言壮语,成为空谈。
这,或许只能把吉利的新能源车销量一起算进报表,才有希望实现。
1+1=0
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车企之间的合作,比渣男许过的诺言还多。
虽然在新闻稿中,车企的合作永远是"强强联合","相得益彰"。但事实上,这些合作大多是一群"失意者联盟"各怀鬼胎地坐在牌桌上,希望将对方手中最好的牌,全部抽到自己手里。
时间回溯到2012年,广汽集团与奇瑞签署战略联盟协议,双方在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第一个由自主品牌建立起的联盟,广汽希望从奇瑞身上学到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奇瑞则渴望从广汽那里学到与外资品牌合资过程中积攒的生产和管理经验。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当时表示,奇瑞和广汽的合作,"就是要打破藩篱,共享开发成果。给中国汽车业刮起一股清风。"
但这股清风,到今天别说刮明白了,连刮都没刮起来。从2012年到今天的11年时间里,双方没有一项合作进行了实体化落地,其中最受关注的"广汽A级车采用奇瑞平台",也无疾而终。更别提"整合双方供应链、避免低水平重复开发、降低开发及制造成本"这样形而上的目标了。
在这样的合作中,讨论"1加1是不是大于2",完全没有意义,因为这里的"1加1=0"。
再看一个例子:2017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当年,这三家国有车企的合作,被定调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国家队"。
与外界预期的 " 国家队出手,横扫千军 " 场面不同,三方合作直到 2019 年才有了第一个落地项目:T3 出行平台。这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约用车,汽车融资租赁、大数据运营、智能驾驶等业务的公司。
T3出行成立一年后,三方又共同发起设立了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即T3科技平台公司,注册资本160亿元。这间公司的股比极为平均,一汽、东风、长安和南京江宁经开区,分别持股25%。公司成立的作用是:获取电动平台及先进底盘控制、氢燃料动力、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三大领域技术,并优先保证为T3股东提供核心技术、平台及系统解决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从2020年至今,T3科技平台公司为一汽、东风、长安提供了哪些前沿科技,发布了什么全球领先的重大成果;三家国有车企在协议期内,又共享哪个造车平台,公用了哪些智能驾驶及中央计算技术呢?
合作了,但又好像没合作;提供了,但又好像没提供。
放眼国际,各大海外车企间的合作,调门起得更高,落地摔得更惨。
比如,美国通用汽车曾和日本本田汽车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出资研发并量产氢燃料电池车。结果是通用在 2020 年宣布未来 20 款电气化车型中,不会有任何一款是氢燃料电池车;本田则在 2021 年正式停产已多年无人问津的氢能燃料电池乘用车 Clarity Fuel Cell ,将精力全部放在纯电车型上。
还是本田,2020 年 4 月,本田与通用宣布合作,将使用通用奥特能平台,在本田和讴歌品牌上,面向北美,打造全新纯电车型 Prologue EV,预计 2024 年推向市场。
油车时代,四年弄出一台新车,不快也不慢。但电车时代,四年造出一台新车,基本可以和 " 上市就凉凉 " 划等号了。况且, Prologue EV 不过是一台基于现有成熟造车平台的 " 通(用)改(本)田 ",合作后通用奥特能平台经验的复用,对本田整车开发没有任何提速,令人对双方合作过程中,技术的开放程度,持怀疑态度。
合作搞新能源车不行,搞自动驾驶,就更不行。
去年 10 月,巅峰市值超过 70 亿美金,团队规模超 2000 人,有福特、大众两大汽车航母保驾护航的自动驾驶明星独角兽企业 Argo AI 宣布倒闭,原因很简单:L4 级自动驾驶的落地进度,远不如预期。因为交付的不断延后,大众和福特先后失去了对 Argo AI 的耐心。2017 年,福特率先投资 Argo AI 时,曾给出过 2021 年在全球市场普及 L4 级自动驾驶的预测,但事实上,福特除了 27 亿美元的损失外,再没有其它收获。
大众也没有好到哪里去。2019 年,大众汽车向 Argo AI 注资 26 亿美元,达成了与福特相同的 39% 持股比例。可此后 Argo AI 没有向大众交付任何落地可用的自动驾驶技术,大众只能寻求其它可行性更高的解决方案:在全球与博世合作,在中国与地平线成立合资公司。
大众集团新任CEO奥博穆对技术开发有着一段非常精辟的结论:我们的目标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为客户提供最强大的功能,并使我们的开发尽可能具有成本效益,所以专注和速度至关重要。
专注与速度,对本身就是"大象"的车企来说,难度等同于"让中国男足闯进世界杯"。而让两只、三只"大象",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其难度不亚于"让中国男足夺取世界杯冠军"。
尊重祝福
回到吉利+长安,从现有状况看,这场"联姻",不能算"形婚",但也远远称不上"真爱"。
毕竟现在大家在自己的舒适区内,都活得不错,硬"匹配"在一起的迫切度不高。
新能源车时代,衡量一家车企成功与否的短期标准是:插混+纯电是否形成合力,车型价格是否达到20万以上;长期标准是:纯电+智能化是否形成合力,车型价格是否达到30万以上。
比亚迪是短期标准下,最成功的中国汽车公司,靠着插混+纯电的双线极限操作,干掉了大众、丰田、长城、吉利、长安等一众对手,让中国车卖到20万以上,不再是天方夜谭。特斯拉则是长期标准下,最成功的汽车公司,依靠纯电+智能化,将传统汽车公司远远甩在身后。
坦率来说,吉利和长安,目前并不具备和特斯拉掰手腕的能力,如何尽快实现短期标准下的成功,才是首要任务。两个品牌的路径其实相似很高:第一,插混、纯电同时下注;第二,多品牌全维覆盖。
根据东吴证券预测,用车成本低+里程焦虑弱的因素,让插混车型依然是2023年新能源市场扩容的核心推手。在交强险口径上,插混车型销量为267万台,同比增长155.2%;纯电车型销量为470万台,同比增长18.5%;增程车型销量为67万台,同比增长166.2%。
具体来看,在 10 到 20 万元价格区间,纯电车型产品力一般,性价比较低,给了插混车型充足的成长空间,加上比亚迪 DM-i 车型形成的示范效应和合资企业插混车型的羸弱,让该区间成为自主品牌实现插混霸盘的绝佳土壤。唯一的隐忧是 2025 年可能会对现有市场格局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特斯拉 Model Q,但目前操心还为时过早。
在 20 到 30 万元价格区间,纯电车型有最能打的特斯拉 Model 3 和 Model Y,插混还没有英雄车型出现,现有杂鱼只能先苟着保命。在 30 万元以上价格区间,是纯电和增程的天下,理想、蔚来、问界、极氪共同撑起了这片天。
对吉利来说,目前在 10 万元到 25 万元价格带的插混和纯电产品覆盖相当齐整,加上今年银河、领克快速推车,完全可以在不依赖任何外部力量的前提下,和比亚迪决战。长安亦如此, 10 万元到 25 万元内有主品牌 iDD 插混车型、深蓝纯电、增程车型,30 万以上有阿维塔,独立作战能力不逊于吉利。
写在最后
两个强人"联姻",总要图点啥:要么是降低技术研发及经营成本,要么是取长补短建立完整自主体系,最不济,也得是快速高效弥补各自短板。
所以,据此为思考原点,判断吉利和长安的合作是不是"真爱",或许可以看以下三点:
第一,长安是否愿意放弃现有EPA1平台,改用吉利SEA浩瀚架构;
第二,Flyme Auto 能否成为长安新能源车的标配车机系统;
第三,亿咖通能否成为长安新能源车的智能化底座,为其全面赋能。
至于你要问,吉利能从长安这儿得到点什么,其实吉利已经从长安这儿,得到他们最想要的了。
财联社消息,当地时间周三(8月21日),加拿大卢卡拉钻石公司(Lucara Diamond)宣布,其在博茨瓦纳的一个矿场发现一颗重达2492克拉(约498.4克)的钻石。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第二大天然钻石。
2024-08-23央视新闻8月23日消息,8月20日晚,在国内有关部门、我驻泰国使馆和泰国执法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公安部“猎狐行动”工作组将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特大经济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从泰国成功引渡回国。
2024-08-23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成效怎么样?消费市场运行态势怎么看?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如何?商务部22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2024-08-23央视网消息:近期,黄金价格再次创出新高,继国际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突破25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后,国际现货金价本周一度超过2530美元/盎司。当前,国际黄金现货虽已回落至2500美元/盎司下方。
2024-08-23近期,欧洲多国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天气。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地气温屡超40摄氏度,法国6月气温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2025-07-23海信2025年7月18日,爱玛与黄油⼩熊可爱联名发布会盛大举行。
2025-07-18爱玛7月17日上午,“中国制造”品牌培育推广暨2025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以《以质臻品牌,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为题,分享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品牌的实践。
2025-07-17---河北公安民警为民精神的传承、实践与展望摘要:本文聚焦公安民警为民精神,溯源其深厚历史根基,结合河北地区公安实践,深度剖析新质战斗力与新警务机制,为民精神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体现,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2025-07-16当前,我国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应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美育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途径,其地位日益凸显。在学科交叉融合与青年多元化成长的时代背景下,深化美育改革、提升育人实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5-07-15“这次研修将国家战略、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专家们对新质生产力的多维解读,尤其是数据要素和组织变革部分,为我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在匿名问卷调查中,一位学员的留言道出了此次研修的实效。
2025-07-14人工智能7月11日北京电 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机构-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母爱大学:一种基于全球美好未来的中国式教育创新”国际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2025-07-13人类命运共同体7月9日,2025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举办,来自全球顶尖的国际、区域、国家标准组织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的38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高水平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当下全球关注的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热点话题
2025-07-11大型顶级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尖端科技加速普及的催化剂。奥维数据显示,世俱杯开赛一周,海信100吋(含98吋)及以上大屏电视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109.6%。
2025-07-02海信2025年7月1日,古城南里东街社区文化月温情启幕,活动现场同时举行了“享读共读悦读读书社”挂牌仪式。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为社区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社区学院戎梅副院长与古城南里东街社区第一书记杨宏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2025-07-016月25日-27日,“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暨AI+先行者创新大集”在安徽合肥举行,主题为“向新力”, 汇聚千余位前沿学者、行业专家、头部企业代表等携手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2025-06-30海信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揭晓并表彰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海信主导的“高画质、低功耗超高清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海信第6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5-06-27海信6月22日至23日,台湾“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会长陈玉山一行到南阳市考察,就开展“台湾美食嘉年华”进行专题座谈交流,与宛城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2025-06-25南阳6月20日,由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员会、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主办,三亚梅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协办,湖北省企业家联合发展促进会承办的2025年三亚市天涯区“风从天涯来”发展机遇分享会在武汉市圆满成功举办。
2025-06-21炎黄集团6月18日,谷歌和凯度联合发布的《2025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年度榜单揭晓,海信再次跻身十强,这是海信连续第9年位居中国全球化品牌第一阵营。
2025-06-196月13日,世俱杯开赛前夕,海信显示产品总裁刘为杰、洗护产业总裁尹志新、容声总裁李强领衔的高管天团,携AI技术达人等集体出道,刷新外界对于海信的印象。
2025-06-166月的北京鲜花盛开生机勃勃。2025年6月1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合办的 “香港中医药人才短期培训项目(第三期)”开班第一课,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举行。
2025-06-12香港中医药人才短期培训项目(第三期,开班当前,电视大屏化、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显著加快。据全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的数据,2025年Q1,海信系100吋电视出货量占有率达到56.71%,稳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在全球,每卖出两台100吋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
2025-06-116月10日,在荷风送香、竹露滴清的仲夏时节,一场汇聚餐饮与艺术领域精英的盛会在北京和芳苑·中国餐饮艺术馆成功举办。来自相关部门的领导、艺术家代表、餐饮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餐饮艺术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2025-06-116月4日至6日,为积极响应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楚商企业家回乡参与创新创业、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号召,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湖北省侨联副主席、湖北省企业家联合发展促进会会长、华人集团党委书记兼董事局主席邝远平
2025-06-09兴图新科近日正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武汉空域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兴图新科布局低空产业的重要承载,空域智联聚焦“低空+应急”的发展定位,以视频人工智能为基础,致力于构建“感知—分析—决策—服务”一体化的低空应急服务体系。
2025-06-07兴图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2025年5月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环执法〔2025〕34号,以下简称《意见》),我国机动车尾气治理领域正通过系统性人才培育强化行业规范化发展。
2025-06-075月30日,海信在洗衣机新品纯享会上宣布,面向全行业开放66项三筒洗衣机专利技术,与全行业共建“技术共享生态”,共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优质的产品体验,这是家电行业首个将三筒核心技术开源的企业。
2025-05-30海信2025年5月21日晚6点,驻泰广西侨胞在泰国中华总商会光华堂,为庆祝中泰建交五十周年暨广西侨界交流联谊会在曼谷隆重举行。
2025-05-26中泰建交五十周年暨广西侨界交流联谊会在曼谷隆重举行近日,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湖北省侨联副主席、华人集团董事局主席、炎黄集团董事长邝远平一行应邀走访北京侨梦苑,就侨界创新创业及服务侨商侨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洽谈。
2025-05-22邝远平应邀走访北京侨梦苑2025年5月18日,一场充满温情与力量的“心手相牵守护美好”助残帮困公益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
2025-05-21助残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