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科技 > 正文

十大主要厂商,半数在亏钱!这个行业怎么了?

不论三星还是LG,近年来都在迅速从液晶转向OLED,同为OLED供应大户,在去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走势。这与其产品结构息息相关,SDC是高端智能手机OLED面板的主供应商,尽管手机需求弱,但是高端手机较为稳定,尤其是苹果OLED面板订单增加,也带动了三星显示业务的提升,SDC也成为逆周期增长的异类。

而 LG Display 的高端 TV 和 IT 面板两部分业务占比较大,以 TV 为例,OLED 的销量甚至比液晶更加低迷,因为液晶价格一跌再跌后,和 OLED 价格差距拉大,性价比更有优势,这也直接影响 LG Display 高端产品的利润。

静待复苏

虽然本轮周期低谷还在持续,但是2023年初已有恢复企稳的暖意,一个信号是,一季度液晶面板的价格趋于稳定、部分降幅收窄。

群智咨询近期的报告指出,一季度为全球消费电子市场备货淡季,但在经历深度去库存周期后,品牌备货需求环比四季度呈现趋稳态势。而随着面板价格步入历史低谷,面板厂一季度继续积极控产,各应用面板市场供需关系走向健康。

比如在 TV 领域,全球电视市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至暗时刻,终端需求低迷以及主流品牌深度去库存,面板厂商亦随之启动了史上最大幅度减产。随着供需双方的相向调整,电视产业链库存逐步趋于健康。在此背景下,群智咨询预计 2023 年一季度全球 LCD TV 面板供需趋于平衡,供需比为 5.1%,预计 2023 年 1 月 -2 月,LCD 电视面板价格维持稳定。

在TCL科技看来,行业库存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处于低位。随着行业整合加速和产能去化,以及下游需求复苏势能增强,大尺寸显示产品价格和盈利将逐步修复。

同时,多家机构认为,2023年需求逐步回归常态,今年面板行业有望从底部进入复苏的阶段。就需求端而言,2022 年整机的去库存效果显著,2023 年将开启弱增长。供应侧的面板厂们还在继续控制稼动率,全球的厂商们对投资都更加谨慎理性,产能投资规模正在减小。

民生证券在报告中分析道,在供给端韩厂基本出清,大陆厂商主导控产效果明显。三星已退出所有LCD产能,LG的P7线在22年底退出所有TV产能,仅保留的小部分P8线产能预计在23年底前全部退出,中国台系厂商也有转产IT线的规划。全球面板行业将进一步向中国大陆厂商集中,话语权和定价权已经由韩厂交棒至大陆厂商手中,京东方、TCL的议价能力有望在未来进一步提高。

按照东海证券的预计,接下来国产LCD产能占比超60%,而从产能规划看,至2025年,全球LCD面板几乎无新增产线,产能增量主要以扩产为主,预计在未来3年,产能增量将主要来源于TCL广州T9产线以及深天马TM19产线。

展望2023年,韩厂还将加速退出液晶产业,积极投入到OLED赛道,强化高端市场的盈利能力。而国内厂商们将在复杂局面下优胜劣汰,随着液晶产能集中,马太效应进一步凸显,弱厂商清退产线,综合实力强的厂商整合资源。

李亚琴判断,如果2022至2023年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下,2023至2024年行业并购大概率会发生,"大的背景是产能过多,厂商主体比较多,很多企业依托政府的补贴,自身经营稳健性并不强,这几个因素构成了发生并购的先决条件。市场回归平衡最重要的还是要优胜劣汰,该淘汰的旧产能还是要淘汰。"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