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原标题:顺丰申请财产保全背后:不断被告的ofo,还有多少腾挪空间)
文/ 欧阳李宁
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三条信息将顺丰与ofo的纠纷公之于众。
两份执行裁定书显示,2018年10月,顺丰向法院申请分别冻结ofo的运营方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峡大通”)在天津和北京两地银行内的存款1375万元。
裁判文书网还公布了一份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顺丰因ofo拖欠运输服务费1368.9万元,特向法院提起诉讼。有意思的是,被告东峡大通却拒不到庭,依法缺席审理。
这不是ofo第一次缺席被告席。此前的2018年9月13日,因“公路货物运输合同纠纷”,百世物流将东峡大通起诉至杭州市滨江区法院。开庭审理时,作为被告方ofo并没有露面,法院依法缺席审理。
可见的是,随着不断有供应商将ofo告上法庭,2018年10月22日,澎湃新闻记者查询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看到,陈正江已经替代ofo创始人戴威,成为东峡大通的法定代表人。
2018年11月14日,戴威现身ofo全员大会时透露,因为供应商债转股,目前资金情况正在好转,但依然很困难。戴威还提到了降本增效,称觉得降本增效做晚了,应该今年(2018年)年初就做。“当时觉得后面情况不会这么糟,还是对自己有信心,所以没有在人员等方面做太多变动。”
2018年12月18日晚,ofo的在线排队退押金人数突破千万,按照ofo押金为99元或199元计算,退押金总额在10亿-20亿元。
2018年12月19日,戴威发布全员信称,由于从去年(2017年)底到今年(2018年)初没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公司今年(2018年)一整年都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退还用户押金、支付供应商的欠款、维持公司的运营,1块钱要掰成3块钱花。
【TechWeb】10月9日消息,今日,自媒体“略大参考”曝光了一份滴滴收购ofo的意向书,意向书显示,滴滴曾在今年8月份提出20亿美元收购ofo。对此,滴滴与ofo均否认了该消息
(一)一道被忽略的算术题 当ofo还是一个校园创业项目的时候,有一位网友就曾在北大的未名BBS上对其商业模式提出过质疑。他对ofo的运营成本进行了测算,认为每辆车每天需要投入的管理成本大约在3元左右
近4年的1450个日夜里,ofo以及其创始人戴威从资本宠儿到互联网创业神话,ofo一度被认为是市场领军者,戴威也被业内誉为最年轻的创业明星;但最终沦为消费者和投资者所遗弃的“老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