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这也是我回到中国做创新药的目的之一,就是做中国人吃得起的药。”吴振平说道。
全面服务和政策创新
呋喹替尼攻坚克难的背后,一直都有张江药谷的大力支持。
在呋喹替尼研发过程中,和记黄埔医药曾面临试验和办公空间不足的困境。在张江高科技园区管委会的协调下,他们入驻张江药谷孵化器,解了燃眉之急。
吴振平告诉记者,“园区知道我们在做呋喹替尼这个项目之后,定期就会举行讨论会,倾听我们的困难。大到研发中的科学攻关,小到新建一个实验室完成环评、安评工作,需要哪些材料和准备 不光是对我们,对其他公司的项目也是这样。”
对于和记黄埔医药这样的研发企业来说,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意义更为重大。
“呋喹替尼从立项到成功获批,走过了12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对一个本土的初创药企来说已经超过预期。如果没有创新政策的支持,花的时间会更久。”吴振平说。
据介绍,呋喹替尼是上海第一款通过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试点上市的国家一类新药。该制度将上市许可和生产主体相分离。在该制度实施以前,药品上市申报的单位只能是药品的生产者,而实施了该政策以后,拥有药品技术的药品研发机构也可以申请药品批准文件。这意味着,研发机构在短期内可以控制自建工厂的成本。
为期一年的全市大调研,在努力打造上海营商环境新高地的同时,也为上海的人才高地建设注入了强心剂。 在今年3月份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出台,在七方面取得制度性突破
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将成为上海科研领域的下一个发力点。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获悉,坐落于上海浦东的张江实验室的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简称“上海脑中心”)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开始了实质性建设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癌新药上市在即。 8月3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张江药谷获悉,由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研发的1类靶向抗癌药呋喹替尼已经完成上市审评,即将上市
医疗市场空间巨大,作为新的业态医疗服务机器人正在资本、技术和政策的助推下快速向医疗市场渗透。 在日前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一众医疗机器人汇聚的张江展区成为交易会现场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