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3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公布完毕,一丝不同寻常的信号悄然传出。
从经济总量上看,广东、江苏GDP双双破6万亿,维持你追我赶的紧张态势。
山东破4万亿,浙江、河南破3万亿,13省迈过2万亿大关,全国整体态势稳健。
但如果看经济增速,则显露出相当相当相当的不寻常。
耐人寻味!
图源:21 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GDP增速9.7%、海南8.6%、西藏8.4%、吉林7.7%、内蒙古7.3%、青海6.8%、甘肃6.8%、宁夏6.5%......
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大好局面。
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南北差距的说法一度甚嚣尘上。而这次表现亮眼的省份大多在北方,让南北差距的说法不攻自破。
图源:国民经略
冷静下来,这些增速神勇的省,大部分属于经济体量本身不大的省。较小的基数,更容易取得高速增长。
不过无论如何,有进步,就是好事!可喜可贺!
但中国的大盘,更多还是要靠经济大省持续带领和驱动。
再看这些大省的表现,GDP体量最大的8省表现分别为:
广东增速5%、江苏6.6%、山东6.2%、浙江6.8%、河南3.8%、四川5.5%、湖北5.6%、福建3.8%。
一个意义重大的趋势已然呼之欲出——长三角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都知道长三角很强,但之前长三角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独挑大梁。
之前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一直并列为中国最顶级的城市群,国家还悉心将成渝培育成第四极,希冀带动内陆,寻求更大范围的区域协调发展。
之前在国内三大顶级城市群里,以广东为代表的大湾区与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一度表现惹眼,长期你追赶我,属于双星闪耀的璀璨局面。
如今高下似乎拉开了。到底是广东发展慢了,还是江浙沪拿到了狂飙的秘笈?
今年上半年,广东以62909.80亿的经济总量,守住了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位置。
总量第二的江苏,却以3556.16亿元的增量,摘得全国增量最大的省,缩小了与广东的差距。
与5.5%的全国平均增速相比,江苏高出1.1个百分点,广东则未能跑赢全国。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在当前背景下,上半年各省经济"成绩单"之间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去年疫情冲击程度大小和各省经济的基本面。
尽管专家解释了原因,但产业结构数据,还是不难看出其它端倪。
从产业结构来看,今年上半年,广东第一产业增加值2270.95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24661.44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35977.41亿元,增长5.9%。
再看江苏:第一产业增加值1720.2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6613.4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三产业增加值32131.7亿元,同比增长6.3%。
很明显,拉开粤苏两省增速差距的主要在二产——江苏二产增速 7.1%,在三大产业中增长最快;反观广东,二产增速仅 3.7%,比全省 GDP 增速还低 1.3 个百分点。
说白了,广东工业表现不足。
如果把视野从粤苏争霸拉大到长三角。经济增速比江苏6.6%还高的浙江(6.8%),其二产增加值为4.4%,同样高于广东的3.7%。
要知道,与同为经济大省的粤苏鲁相比,浙江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大省。如今对工业的重视,以及二产涨势都如此强劲。
浙江不满足于商业大省的江湖地位,还想通过工业让经济整体再上台阶。
上半年,浙江制造业投资增长17.6%。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0.5%和36.3%,占制造业投资的比重为33.7%和62.6%,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0个和8.6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三个"一号工程"成为浙江"出镜率"最高的热词,从省级到地方分别出台了实施方案。
三个"一号工程"分别是:
"一号发展工程"瞄准"往高攀升、向新进军、以融提效",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以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的创新。
"一号改革工程"重点推动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赋能服务的升级,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探索有利于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
"一号开放工程"聚焦拓市场、优布局、聚资源、引人才、强总部,目标是实现浙江经济、国内浙江人经济、海外浙江人经济的融合、发展提质。
三个"一号工程"并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工业振兴方案,而是通过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一揽子、多链路的联动,去激活整个第二、第三产业。
这或意味着,江苏日后不再是广东的唯一对手,冉冉升起的浙江也是广东不能忽视的。
而江浙沪组成的长三角,未来将持续给广东领衔的大湾区,带来巨大的压力。
浙江对制造业的重视,再次证明了制造业对拉动经济的重要性作用。
但说广东不重视制造业,显然是冤枉了广东。时至今日,广东都是狭义上"世界工厂"的代名词。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工业门类庞杂,看问题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但门类再多,更体现发展质量的规上工业,都是一个极其有代表性的指标。
从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看,江苏(8.3%)、浙江(4.7%)、广东(2.5%),三者只有广东低于全国水平。
光看总量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长三角另一个强大之处在于能打的优势产业众多,形成了高原经济。
千亿产业是工业经济的 " 脊梁 "。全国乃至世界工业 TOP 3 的苏州、深圳、上海,千亿产业产值均超过 3 万亿。
但从千亿产业数量看,上海12个,苏州11个,深圳6个,明显少于前两者。
其中苏州不仅千亿产业总产值最高且门类丰富,其单个产业实力也十分亮眼。11个千亿产业中,有9个产业位居对应行业前三名,其中3个更高居第一,分别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图源:城市进化论
不仅是上海、苏州对深圳的优势,同样是长三角对大湾区的整体优势。
长三角:上海12个、苏州11个、无锡9个、宁波8个;大湾区:佛山9个、东莞7个、深圳6个、广州5个。
一目了然。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长三角产业更高端、更先进,而大湾区产业更低端、更传统。
令人惊讶的是,上半年浙江规上工业中,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实现627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8%。
说明浙江并没有盲目清退和淘汰传统产业。
而广东这边,高端的电子产业,反而是出问题最大的。
作为制造大省,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根据《2022广东500强企业发展报告》,在广东制造业百强企业涉及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排名第一,共有38家。而当前,受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增速趋缓影响,广东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分行业大类看,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及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均实现正增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则下降1.5%。
由于广东电子产业太强,就是稍微下降1.5%,足以对整个区域经济产生蝴蝶效应。
外贸出口,是影响区域竞争的另一条线索。
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广东上半年表现给出解释:
无法忽视的客观现实是,全球经济增长低迷,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向型特征明显的广东首当其冲,风口浪尖的承压剧增。与此同时,受全球市场影响,消费电子行业增速趋缓,燃油车市场持续低迷,石化行业整体走弱,钢材、陶瓷等建材需求不足……广东多个支柱及优势产业进入行业调整期,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广东经济第四大城市东莞的表现格外揪心。东莞以1.5%的增速,不幸成为万亿俱乐部中增长最慢的城市。
无论是工业还是出口,东莞都是双降,东莞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5.9%,出口-9.4%。
相对于长三角,大湾区经济更加外向。工业和出口一直都是互相咬合、双轮驱动。如今外资在中美博弈背景下,重新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有密切关系,显然对工业和出口形成双重打击。
东莞工业和出口承压,立竿见影传导到深圳港的吞吐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深圳港,广州港承担了一部分内贸任务,受影响较深圳港小一点。
虽然广州港数据稳住了,但广州外贸数据并不比东莞理想,同样是负增长2.5%。
除了工业和外贸,区域一体化的成果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几年前,智谷趋势最早提出"长三角正在成为一个省,而大湾区正在成为一个市"。
大湾区由于更小的面积,更大的人口与经济密度,创造了更好的城市群融合先决条件。但近年长三角一体化步伐一再加快。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室主任、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研究中心秘书长宗传宏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
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成绩既有疫情后经济恢复的大背景,更要看到的是区域一体化带来的结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5年,前期的磨合、积累带来的效果越来越明显,"区域分工更明确,区域内大产业链、全产业链越来越完善、平衡,传统产业链在长三角拉长、资源配置更完善,新兴产业链扩散得更快。所以,长三角是整个区域在发力,不只是三省一市各自的事情。"
相对于大湾区三大核心——广深港一体化受困于制度藩篱,长三角的上海已经开始用平台效应外溢出"流量经济"了。
现在很多企业将总部设在上海,但在长三角其它城市建"飞地",与上海形成分工体系。很多江浙企业甚至江浙城市把一些功能尤其是对外功能放在上海,借助上海这个平台,进行各种要素之间的流动。
还有一些新闻,侧面佐证了长三角的成功。
武汉本来属于大湾区传统腹地范围,但今年6月,武汉党政代表团考察了南京、苏州、昆山、上海、杭州等城市。学习以及对接长三角意愿强烈。
连大湾区的广州、佛山都派出党政代表团考察长三角,虚心学习经验。
长三角独挑大梁,固然说明其优秀。但一个整体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更值得期待。
财联社消息,当地时间周三(8月21日),加拿大卢卡拉钻石公司(Lucara Diamond)宣布,其在博茨瓦纳的一个矿场发现一颗重达2492克拉(约498.4克)的钻石。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第二大天然钻石。
2024-08-23央视新闻8月23日消息,8月20日晚,在国内有关部门、我驻泰国使馆和泰国执法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公安部“猎狐行动”工作组将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特大经济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从泰国成功引渡回国。
2024-08-23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成效怎么样?消费市场运行态势怎么看?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如何?商务部22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近期经贸热点。
2024-08-23央视网消息:近期,黄金价格再次创出新高,继国际现货黄金价格首次突破2500美元/盎司整数关口后,国际现货金价本周一度超过2530美元/盎司。当前,国际黄金现货虽已回落至2500美元/盎司下方。
2024-08-237月23日,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暨第二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AI领航 赋能未来”。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为中国互联网协会,联合主办单位为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浪潮云洲,支持单位为中国移动、蚂蚁数科。
2025-07-25中国互联网大会7月25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京闭幕。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裴玮在大会闭幕式上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
2025-07-25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7月25日,为期三天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政府领导、行业专家、知名企业代表等各界精英,共同探讨互联网发展前沿趋势,展望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广阔未来。
2025-07-25中国互联网大会盛夏的北京,数字浪潮奔涌而来。7月23日—7月25日,2025年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启幕。
2025-07-25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7月24日,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暨第三届未成年人健康使用网络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现场,中国互联网协会行业自律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张姗姗发布了《共建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倡议书》。
2025-07-25未成年人健康网络环境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于7月23日—25日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数驱新质·智创未来”。7月23日,作为本届大会特色论坛之一的数智破局·战略领航论坛在京举办。
2025-07-25数智破局7月23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5(第二十四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以“数驱新质·智创未来”为主题,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尚冰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
2025-07-25尚冰理事长近期,欧洲多国遭遇持续极端高温天气。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地气温屡超40摄氏度,法国6月气温更是创下历史新高。
2025-07-23海信2025年7月18日,爱玛与黄油⼩熊可爱联名发布会盛大举行。
2025-07-18爱玛7月17日上午,“中国制造”品牌培育推广暨2025年青岛品牌日系列活动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启动。海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贾少谦以《以质臻品牌,加快迈向世界一流》为题,分享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品牌的实践。
2025-07-17---河北公安民警为民精神的传承、实践与展望摘要:本文聚焦公安民警为民精神,溯源其深厚历史根基,结合河北地区公安实践,深度剖析新质战斗力与新警务机制,为民精神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体现,并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2025-07-16当前,我国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应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美育作为铸魂育人的重要途径,其地位日益凸显。在学科交叉融合与青年多元化成长的时代背景下,深化美育改革、提升育人实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
2025-07-15“这次研修将国家战略、前沿理论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专家们对新质生产力的多维解读,尤其是数据要素和组织变革部分,为我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在匿名问卷调查中,一位学员的留言道出了此次研修的实效。
2025-07-14人工智能7月11日北京电 由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机构-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与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联合举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人类母爱大学:一种基于全球美好未来的中国式教育创新”国际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2025-07-13人类命运共同体7月9日,2025青岛国际标准化大会在青岛举办,来自全球顶尖的国际、区域、国家标准组织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等的380余名中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高水平标准引领高质量发展”主题,就当下全球关注的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热点话题
2025-07-11大型顶级赛事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尖端科技加速普及的催化剂。奥维数据显示,世俱杯开赛一周,海信100吋(含98吋)及以上大屏电视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109.6%。
2025-07-02海信2025年7月1日,古城南里东街社区文化月温情启幕,活动现场同时举行了“享读共读悦读读书社”挂牌仪式。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与,为社区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社区学院戎梅副院长与古城南里东街社区第一书记杨宏出席启动仪式并发表讲话。
2025-07-016月25日-27日,“2025正和岛案例共学年会暨AI+先行者创新大集”在安徽合肥举行,主题为“向新力”, 汇聚千余位前沿学者、行业专家、头部企业代表等携手探索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2025-06-30海信6月27日,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揭晓并表彰2024年度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海信主导的“高画质、低功耗超高清显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是海信第6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5-06-27海信6月22日至23日,台湾“中华民族致公文化总会”会长陈玉山一行到南阳市考察,就开展“台湾美食嘉年华”进行专题座谈交流,与宛城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2025-06-25南阳6月20日,由中共三亚市天涯区委员会、三亚市天涯区人民政府主办,三亚梅村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协办,湖北省企业家联合发展促进会承办的2025年三亚市天涯区“风从天涯来”发展机遇分享会在武汉市圆满成功举办。
2025-06-21炎黄集团6月18日,谷歌和凯度联合发布的《2025BrandZ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年度榜单揭晓,海信再次跻身十强,这是海信连续第9年位居中国全球化品牌第一阵营。
2025-06-196月13日,世俱杯开赛前夕,海信显示产品总裁刘为杰、洗护产业总裁尹志新、容声总裁李强领衔的高管天团,携AI技术达人等集体出道,刷新外界对于海信的印象。
2025-06-166月的北京鲜花盛开生机勃勃。2025年6月1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合办的 “香港中医药人才短期培训项目(第三期)”开班第一课,在北京御生堂中医药博物馆举行。
2025-06-12香港中医药人才短期培训项目(第三期,开班当前,电视大屏化、高端化、智能化趋势显著加快。据全球权威市场调研机构Omdia公布的数据,2025年Q1,海信系100吋电视出货量占有率达到56.71%,稳居世界第一。这意味着在全球,每卖出两台100吋电视,就有一台是海信。
2025-06-116月10日,在荷风送香、竹露滴清的仲夏时节,一场汇聚餐饮与艺术领域精英的盛会在北京和芳苑·中国餐饮艺术馆成功举办。来自相关部门的领导、艺术家代表、餐饮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世界中餐业联合会餐饮艺术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202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