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注重M0替代
双层运营体系会对货币政策带来哪些影响?
穆长春认为,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央行的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另外,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现有货币投放体系和二元账户结构,不会对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形成竞争。由于不影响现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也不会强化压力环境下的顺周期效应,这样就不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采取双层体系发放兑换央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有利于抑制公众对于加密资产的需求,巩固我们的国家货币主权。”穆长春称。
穆长春表示,现阶段的央行数字货币设计,注重M0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因为M1、M2已经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没有再用数字货币进行数字化的必要。相比之下,现有的M0(纸钞和硬币)容易匿名伪造,存在用于洗钱、恐怖融资等的风险。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保持了现钞的属性和主要特征,也满足了便携和匿名的需求,是替代现钞的较好工具。”
穆长春称,由于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所以对于现钞不计付利息,不会引发金融脱媒,也不会对现有实体经济产生大的冲击。同时,应该遵守现行的所有关于现钞管理和反洗钱、反恐融资等规定,对央行数字货币大额及可疑交易向人民银行报告。
此外,穆长春强调,央行数字货币是可以加载智能合约的。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具有无限法偿特性的货币,它是对M0的替代。它所具有的货币职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计账单位)决定其如果加载了超出其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就会使其退化成有价票证,降低可使用程度,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会加载有利于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但对于超过货币职能的智能合约还是会保持比较审慎的态度。”
【TechWeb】“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央行数字货币DC/EP采取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单层运营体系,是指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
最近市场有两大讨论热点,一是全球似乎又要进入货币宽松时期,资产高估值(美国股票、中国房地产)和低通胀形成反差,货币宽松能走多远?二是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两者都涉及财政与金融的关系